人民網>>軍事

我軍空騎快反突擊力量成垂直打擊“鐵拳”(圖)

2014年12月30日08:18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躍”出地平線

上圖:該旅官兵機降訓練 彭 鵬攝

引子:一場演練激烈展開。

對抗膠著之際,紅方垂直作戰群搭乘直升機,超低空飛行隱蔽突防,數百名官兵實施快速機降,直扑藍方縱深防御要點……

鐵翼飛旋,硝煙彌漫,一支能立體攻堅的新型突擊力量“躍”出地平線,成為決定戰局勝負的關鍵。

這支突擊力量,來自南京軍區某摩步旅。現場觀摩的總部專家指出:這支昔日戰功赫赫、被譽為“陸地猛虎”的傳統步兵部隊,在向新型陸軍空騎快反突擊力量轉型中已邁出堅實步伐。

“鐵腳板”如何插上“翅膀”?記者將探尋目光投向了該旅走過的那段不同尋常的路。

使命牽引:“鐵腳板”插上轉型翅膀

一輛輛運輸車的屁股上,插著竹竿當做機尾和旋翼,戰士們從這簡易的“直升機”模擬平台躍出﹔一座座水泥高台上,伴著喇叭裡播放的直升機旋翼轟鳴聲,戰士們背著武器迅疾而降……

這些場景,是該旅9年前轉型訓練初期艱難“創業”的寫照。

2005年,上級一紙命令,讓這支功勛卓著的紅軍部隊擔負起向空騎快反突擊機降力量轉型的任務。

該旅黨委清醒認識到:現代戰爭節奏越來越快,對於陸軍而言,快速機動能力、遠程投送能力已成為戰場制勝的關鍵,靠“鐵腳板”打天下的時代已一去不返,需與陸航力量深度融合,讓自己“飛起來”。

然而,當時機降作戰訓無內容、練無教案、考無標准、教無人才,訓練教學該如何進行?

挑戰前所未有。旅長厲振彪回憶說,當時一位領導看著官兵在貨車改裝的“土飛機”上練機降,對他們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的精神表示贊賞。

難題一個一個破解,瓶頸一項一項突破。近年來,這個旅與陸航部隊、科研院所共同攻關,先后取得33項創新成果,在加速空地作戰要素融合中實現多個跨越——

他們與陸航部隊建立聯訓機制,主動聯合陸航部隊執行抗洪搶險、應急處突等急難險重任務,選擇惡劣天候摔打錘煉部隊,實現由一般條件向復雜條件機降訓練轉變﹔他們拿出“家底”,投資改建機降訓練場,為直升機構筑“鷹巢”,選擇叢林、道路等復雜訓練環境,實現由單一地形機降向復雜多樣地形機降拓展﹔拉出全旅9大專業所有崗位機降作戰“能力清單”,參訓人員由主戰兵種向各兵種專業和作戰保障人員延伸﹔他們研制裝備搭載裝卸器材,步兵由輕裝機降向重裝機降能力拓展……

迎著風雨,這支傳統步兵部隊脫毛換羽:今年8月中旬,南京軍區依托這個旅組織機降課題專項集訓。3年來,他們先后向全區部隊輸送千余名訓練骨干,成為輸送空地快反突擊尖兵的“搖籃”。

能力拓展:錘煉空地一體快反尖兵

2012年8月,這個旅首次成建制參加三軍戰術層級聯合演習。

隨著導演部一聲令下,垂直作戰群低空掠過海面,飛臨海島預定機降地域。隨即,600余名官兵從天而降多路突擊,展開“破網”行動﹔一輛輛全地形彈藥運輸車、一台台便攜式救護擔架從天而降形成“野戰保障群”,為機降部隊提供高效伴隨保障……

此役,該旅在實戰環境中全面檢驗“航、降、打、偵、控、保”多樣化機降能力,標志著該旅成建制、成規模、成體系實戰化機降作戰能力的形成。

“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經過作戰研究、創新戰法、改革訓練機制、加速裝備更新,打造的一條完整戰斗力鏈條。”採訪中,政委潘學軍回憶起一次尷尬經歷——

2010年,該旅初步摸索“全員機降”作戰能力建設,第一次參加實戰化對抗演習,便被對手包了“餃子”。

現實能力差距使他們認識到:要形成大規模機降作戰能力,就必須使機降訓練向全面化、立體化、迅速化、一體化方向深化拓展。

能搶先,就絕不落后。機降作戰的特點是深入敵后,單兵完成任務類型多樣、環境復雜、戰斗強度大。為打造“空降尖兵”,該旅確立“最大負重訓、極限條件打、一專多能練”的實戰化單兵技能應用訓練標准。針對機降縱深作戰孤立無援、輜重攜帶能力有限的實際,這個旅發明革新了全地形彈藥輸送車等,機降作戰保障效率與機降作戰能力同步增長﹔為實現機降作戰高效精確指揮,他們研發了機降作戰推演評估系統……

近年來,這個旅先后取得戰法創新成果42項、革新機降作戰器材26種,成果陸續推廣至集團軍、軍區乃至全軍,被總部表彰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

要素融合:打造垂直打擊的“鐵拳”

那年,該旅展開首次攜重裝機降演練。此次演練意義非同尋常——陸軍反坦克導彈車、榴彈炮等重武器,將首次隨同該旅機降步兵一起,從空中機降至“敵”縱深陣地。

吊索一頭連著戰鷹,一頭懸吊著身軀龐大的戰車火炮。數噸重的“鐵疙瘩”從空中轟然落下。“乘員迅速登車,對敵縱深攻擊!”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一枚枚反坦克導彈擊毀藍方裝甲戰車,一門門火炮讓藍方防御陣地成為火海……

“重裝備成功吊運,標志著機降作戰告別了深入敵后無重火器支援的歷史。”機降分隊指揮員說,過去機降分隊僅僅被當作是插入敵后執行破襲和小規模作戰的單一力量,面對“敵”坦克、武裝直升機,手持輕武器的機降步兵隻能等待遠方炮火支援。

如今,重裝備“插上翅膀”,該旅成為一支能夠快速反應、遠程直達、多元合成的戰役突擊力量。他們革新了武器空投箱等15種離機輔助器材和重火器快速卸載方法,形成通信、防化、工兵、炮兵等合成兵種機降能力,成功打造機降作戰的垂直打擊“鐵拳”。

近年來,該旅轉變過去“以步兵為主”的作戰思維,邀請陸航部隊攜手攻關,打通機降突擊分群隊與武裝直升機的地空引導打擊鏈路,打造出“空地一體、聯合突擊、縱深奪要”的聯合作戰體系。(朱 達 李 勇 劉 苑)

分享到:
(責編:趙煜(實習生)、閆嘉琪)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