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中俄“海上聯合-2014”軍演,中國海軍哈爾濱艦主炮對海上目標進行射擊。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攝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共舉行200余場師旅以上規模實兵演習,演訓場次與密度都創近年紀錄
縱觀2014年,各類軍事演習是軍事新聞領域的主角,從海陸空、戰略部隊單兵種演習、多兵種聯演、跨國跨境聯演,種類應有盡有。
據國防部25日消息,2014年,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共舉行200余場師旅以上規模的實兵演習。這意味著,幾乎每一天半,中國軍隊就會舉行一場較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據中新網報道,這一年來,中國軍隊演訓場次與密集程度都創近年紀錄。
軍事專家表示,這說明中國軍隊在持有了先進裝備后,正在通過接近實戰的演習以形成真正的戰斗力。
亮點1
軍演實戰化:演習不是“演戲”
去年,《解放軍報》曾撰文稱,長期不打仗,使一些部隊戰備意識淡漠,打仗思想弱化,訓練脫離實戰,演習成了“演戲”。
如何讓演習不再“演戲”?
歷時6個月、新世紀以來解放軍最大規模聯合實兵演習“聯合行動-2014”,因場地逼真等原因顯得不怎麼“好看”。
據新華社報道,演習中,各參戰力量散布在數百平方公裡的區域,看不到坦克集群,人和裝備隱匿在叢林、溝壑、草甸,連原本用來引導火力打擊的白色圓圈標識也全部取消。
不過,演習每一枚炮彈都是真的,每一個目標也是真的。報廢的坦克裝甲車輛,被加上了遙控裝置成為移動靶標。
另一個典型是“跨越-2014·朱日和”系列演習。據《瞭望東方周刊》報道,在這場演習不設底案、不搞預演、不隨意調換兵力裝備重復使用戰損兵力、不提前進入演習場地偵察和勘察、不改變實兵交戰系統性能。
由包括中國在內的上合組織5國聯演的“和平使命-2014”反恐軍演,全程按反恐作戰要求組織實兵實彈檢驗,設置與戰場背景相似的隱蔽靶標。
軍事專家張軍社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未來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軍演實戰化,可鍛煉指揮員的作戰指揮能力、參謀人員的謀劃能力,以及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
亮點2
聯合行動:多軍兵種協同
張軍社說,聯合演習是軍種之間和軍中內部各兵種之間,為加強協同作戰能力而進行的演練。
現代戰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軍兵種聯合作戰。張軍社說,美軍這些年參與的戰爭,基本都屬於聯合作戰。
據《解放軍報》報道,年末,某機步師副參謀長邢海東在一場聯合戰術兵團演習結束后說,陸軍指揮員1天之內連續下達17條作戰指令,其中11條是調動海空軍種部隊展開體系作戰行動,過去這可不多見。而此前,一次簡單的聯合行動,有時要打十幾個電話才能說到位。
2014年,多軍兵種聯合作戰最具代表的當數“聯合行動-2014”。
據新華社報道,5月至10月底,解放軍各大軍區和海軍、空軍組織實施,第二炮兵和民兵預備役部隊等參加,在全國多個地區和海域組織了共7場大規模實兵演習。演習中,除各型軍機、水面艦艇參演外,民航、地方戰備運輸隊和國防動員系統也參加了聯合演練。
張軍社說,解放軍通過多軍兵種聯合演習發現了一些問題,如在組織指揮、通信聯絡、遠程情報偵察等方面存在一些弱項,這為進一步提升戰斗力提供了參考。
亮點3
跨國聯演:中美中俄增強互信
據中新網報道,2014年,中國軍隊與外軍聯演聯訓數量達30余場。
5月20日至26日,中俄海軍舉行“海上聯合-2014”聯演。與以往兩次中俄海上聯演相比,這次演習首次將參演的艦艇全部混編、首次組織水面艦艇編隊互相進行超視距攻防演練、首次組織潛艇與水面艦艇編隊進行自主對抗。
張軍社說,中俄“海上聯合-2014”聯演進一步提高了雙方戰略互信水平。
6月9日,海軍驅逐艦海口艦等4艘戰艦組成的艦艇編隊,赴美參加“環太平洋-2014”多國海軍軍事演習。這是中國海軍首次派艦艇編隊參加“環太軍演”。中方參加了火炮射擊、綜合演習、海上安全行動、水面艦艇演練、軍事醫學交流、人道主義救援減災和潛水7個科目的演習。
張軍社指出,中國海軍此次參演規模僅次於東道主美國,這既是美方釋放的善意和中方的善意回應,也是中國國力軍力發展的正常反映。
此外,今年由上合組織5國輪流舉辦的“和平使命”系列反恐軍演,首次由中方擔任總導演。5國部隊混編聯訓,演練陸空一體、特戰特打精兵精打等戰法。
軍事評論員岳剛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中國軍隊向媒體和外軍開放軍演,展示軍事自信,透明度越來越高。中國軍隊的影響力正從區域性向全球性邁進。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