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聯合文化:為深化改革凝心聚神

2016年04月12日10:37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一支軍隊的主流文化,凝聚著這支軍隊對戰爭與和平的歷史認知、現實感受和未來前瞻,積澱著這支軍隊最為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准則,是推動軍隊建設改革的動力引擎,也是提高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的重要支撐。

文化感風氣之先,是軍隊建設轉型的靈魂。此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不僅是體制編制的調整重組和組織形態的系統重塑,更是聯合文化的體系重構和轉型重生。

改革是有形的“綱”,文化是無形的“心”。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中,聯合文化始終是律動其中的精彩樂章。

(一)

戰爭形態的演變,必然導致軍事文化形態的演進。聯合作戰准備和實踐的不斷推進,呼喚並催生聯合文化

任何文化都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一定社會歷史現實的反映。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隻要進行實踐活動,都有進行該活動特定的精神意識、思想觀念、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也就產生了相應的文化和文化現象。聯合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是人們在長期的戰爭准備和戰爭實踐中形成的產物,是人類戰爭歷史的積澱物。可以說,聯合文化在軍事實踐中歷久積澱而成,又反過來指導軍事實踐不斷向前發展。

上世紀20年代初,美軍從歷史上一系列戰爭中看到了實戰對聯合作戰的不斷需求和技術發展為各軍種聯合提供可能的實際,開始研究和著手解決聯合作戰的有關問題。隨著聯合作戰在戰場的成功運用和備受重視,“聯合價值”“聯合觀念”“聯合文化”等概念提法,在戰爭准備與戰爭實踐的進程中被不斷重構、提升和拓展。二戰結束后,美軍採取從立法到設立指揮機構等一系列措施,不斷推進聯合作戰理論向前發展。

戰爭形態的演變,必然導致軍事文化形態的演進。雖然聯合文化的概念由美軍率先提出,但聯合文化的內涵卻是由人類社會在戰爭實踐中所共同詮釋的。早在三國時期,水陸協同就已成為軍隊作戰的重要制勝法寶。火燒赤壁、淝水之戰等經典戰例,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古代步車協同、步騎協同、水陸協同作戰的活劇。我軍是以陸軍為主體發展起來的人民軍隊,還比較缺乏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實踐經驗,但聯合、合成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革命戰爭年代,國民黨軍隊內部派系林立,每臨戰事常常是消極自保、敷衍塞責,甚至互相傾軋、見死不救。反觀我軍則是高度團結、密切協作,官兵們在戰斗中亦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紀律:槍聲就是命令、火光就是戰場,“哪裡有槍聲,部隊就沖向哪裡”。這種打破建制、自主協同、高度自覺的戰斗意識和向心攻擊力,為我軍聯合文化的培育預置了養料富足、滋養豐厚的精神沃土。上世紀50年代,隨著我軍由單一軍種向諸軍種合成軍隊的轉變,加之抗美援朝戰爭的陸空協同作戰和一江山島三軍聯合登陸作戰的初步實踐,我軍聯合文化的產生有了最初的實踐基礎。

有人說,人類作戰方式變革的本質是哲學的變革,而哲學變革的背后,則是一場軍事文化的大變革。“無戰不聯”的作戰推動著聯合作戰不斷走向成熟,聯合文化正在聯合作戰發展演變的實踐土壤中不斷滋生壯大。

如果說在早期的聯合作戰實踐中,聯合文化還不為人們所認識﹔那麼在聯合作戰成為戰爭主要形態的今天,聯合文化不管你接不接受,已經存在和發展於我們的軍事實踐活動中。雖然我軍聯合文化較外軍而言,是一種后發的文化狀態,但隻要注意借鑒外軍成功經驗,加強自己的戰略前瞻設計,始終做到及時跟進、扎實推進、與時俱進、務實創新,就一定能夠變劣勢為優勢,變后發為超越,為推進強軍興軍提供強大引擎動力。

(責編:單清偉(實習生)、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