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台軍公布導彈誤射調查報告 設計方拒絕無辜背鍋

2016年07月25日08:28 |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小字號

  在經過20多天的調查后,台海軍金江艦誤射“雄風三型”導彈事件終於有了大致結果,“一連串錯誤導致重大意外”。不過,對於這一調查結果,有島內輿論質疑,簡單以“意外”定性整起事件,甚至還把設計武器控制系統的“中科院”拉來一起扛責任,台軍“假意檢討、真心卸責”的心態顯露無遺,對於真正的“軍紀廢弛、軍魂喪失”問題缺乏深刻檢討。

  據台灣《聯合報》24日報道,根據台“國防部”與海軍的調查,金江艦共有4枚雄三導彈,操控台位於戰情室內。平常操控台與發射箱之間,必須接上“火線”指令才能傳遞。每具發射箱各有一條火線,由兵器長保管,經艦長同意才可領取、安裝。如果是訓練而非實戰,將火線接上發射箱時,要同時接上一具仿真器,此時系統雖完成通路,射手可以輸入目標信息,其實連接的是仿真器而非導彈。同時,按照規定,導彈接上火線后,必須有資深干部在戰情室監看,不許操作手擅自操作。但當時干部們都忙於准備考官前來,更誤將4具發射箱的火線都接上,導致裝有仿真器的一、二號彈處於安全狀態,三、四號彈則變成真正待射的“熱彈”。結果中士高嘉駿一人在戰情室自行溫習發射程序時,誤將發射模式由一般的“單彈”設置為“雙彈”,結果一枚裝有仿真器的發射架安然無恙,另一枚卻因為沒有仿真器而“順利升空”,釀成大錯。調查報告還認為,一系列錯誤的發生除了高嘉駿個人原因外,還包括艦上軍官和士官對系統原理不夠了解,而且台灣“中科院”設計系統時,對操作者可能的錯誤也缺乏提醒機制。

  對於上述調查結果,台“國防部”24日稱,本案發生后即秉持“勇於面對,坦誠檢討”的態度,從教育訓練、人員紀律、內部管理等著手改進,以有效提升台軍戰力。有台海軍將領坦言,最大警訊是包括艦長、兵器長、射控士官長都對操控系統原理沒有全盤摸透,才會不必要地將另兩枚導彈也裝上火線,否則后面即使違反操作紀律,也不至於誤射。這顯示訓練出了問題,海軍必定嚴肅以對。台“防長”馮世寬透露,8月中前完成“精訓案”,軍方已開始逐級督導、驗証精准武器的標准作業程序,未來將以報告方式供內部參考。

  台灣“中央社”報道稱,未來要如何預防這類事件再度發生,台軍高層表示已向“中科院”提出兩大方向的要求。第一個大方向是要求研發的“中科院”增加一條訓練回路,使部隊在訓練時不用接上火線,就能模擬導彈操作。另外一個方向是請“中科院”增加發射導彈的“輸入密碼”程序,且密碼隻有艦長才知道,必須由艦長輸入密碼,才能發射導彈。

  台灣“中科院”24日對此表示,台軍所謂缺乏提醒機制與事實不符,雄三導彈武器系統設計在執行操作時,各階段皆有提醒機制,相關事件的發生“隻能在台軍自身找原因”。

  據東森新聞報道,台“國防部”透露,但目前全案仍在偵辦中,最終處理結果還需等待一段時間。報道也稱,台軍高層此前已經表示,整起事件是“多重錯誤下的產品”,“會發生這種事件並不是一個人的疏失,也因此責任並不會歸咎到操作手身上”。

  目前,台軍已經有7人受到懲處,其中金江艦射控士官長陳明修記大過兩次,高嘉駿記大過兩次。有島內軍事專家接受中天新聞採訪時稱,盡管全案目前並未完全結案,但台軍的紀律處分已經為此“定調”,加上相關人士在事件遇難者靈堂被迫跪行“賺足同情分”,再結合此次調查給出的“各種充分理由”,相信最終處理結果也將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盡管台軍定調整起事故是“系列錯誤導致的重大意外”,但《中國時報》報道稱,造價昂貴而且擁有強大攻擊力的雄三導彈怎能不需要鑰匙,在操演期間為何需要接上火線等問題早已成為朝野“立委”質疑的重點,事件也暴露出台灣海軍日常戰備訓練的真實面目,台軍至少存在人員責任心嚴重缺失、訓練水平差以及導彈火控系統三大問題。《聯合報》24日稱,這次海軍誤射導彈背后暴露的結構性問題更值得憂心。台當局高層都須檢討,近年不斷削減軍方的人力物力資源是否適當。(蕭師言 李俊峰)

(責編:實習生 王壹、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