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參加長征最后一仗的連隊今安在【5】

講述我們連隊的傳家寶
諍言簿書寫“求實魂”
■紅七連連長 任廣華
“我們的連魂是求真務實、以實為根……”每當紅七連進行主官交接儀式時,官兵們都會一起吼出記錄在諍言簿扉頁上的這句話。
在紅七連,這個用紅布包裹的諍言簿,和連旗一樣重要。
1935年6月,距離迎接中央紅軍還有3個月時間。陝甘寧和陝北兩塊革命根據地之間還有一線之隔,敵人在這裡瘋狂構筑碉堡、陣地,企圖阻隔根據地連成一體。在劉志丹、習仲勛的領導下,我軍為了能讓長征勝利會師,決定拔掉這個“釘子”。我連連長馮德勝向上級主動請纓率隊對易守難攻的李家塌發動了進攻。
當日天空晴朗,連長馮德勝按照往常戰斗經驗居高臨下,勇猛沖擊,沒想到預想中敵人望風而逃的情況並沒出現,反而遇到瘋狂阻擊。紅軍戰士一個個倒下,最終傷亡30多人仍沒能突破防線。
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又急又愧的馮連長又帶著偵察員重新偵察。5天后,連隊召開戰時民主會,馮連長在會上主動檢討憑老經驗、掌握敵情不清等錯誤,並讓戰士們復盤之前戰斗,各抒作戰建議。馮連長拿出隨身記事本認真記錄每一條建議,重新定下“佔領東門,迎進主力”的決心。此戰消滅敵人五百余人,繳槍200多支。戰后,大家把這個記錄戰斗中存在問題、防止再犯錯誤的本子保存了下來,並取名“諍言簿”。
諍言簿應運而生,隨連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中的多次重要戰斗,在總結前期經驗的同時不斷創新發展,指引一代代官兵克敵制勝。歲月更迭,部隊番號幾經變換,但唯一不變的就是對諍言簿的傳承。
諍言簿見証著我們新時期一個個實打實的腳印:跨越障礙、索降攀登、反恐演練,我們日夜磨礪﹔機動備勤、一線巡邏、站崗守夜,我們時刻堅守。近年來,我們研究訓練方法、處突戰法等20多種,處置各類突發情況80多起,13人榮立三等功。
我們的諍言簿,歷經先輩們的浴血書寫,是傳承長征精神的鮮活載體。續寫諍言簿是紅七連官兵的共同夙願和庄重承諾。
(張 敏、唐茂龍、鄒小東整理)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