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參加長征最后一仗的連隊今安在

穿越歷史的勝利之光
——解讀武警8611部隊三營紅七連的“求實基因”
■張 磊 唐茂龍 本報特約記者 羅 鑫
連隊名片
85載斗轉星移,85載精神永恆。你們在炮火中誕生、硝煙裡成長,在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革命先輩領導下,開辟了陝甘革命根據地,為紅軍萬裡長征的偉大勝利作出了歷史貢獻。你們參加毛主席親自指揮的長征最后一戰——直羅鎮戰役,從此深扎求實思想根系,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讓勝利之光一次次在戰場上閃耀。新形勢下,你們堅持一切從實戰出發,圓滿完成國慶60周年慶典安保、2010年上海世博安保、高原反恐駐訓和海關監管執勤等重大使命任務。
1 萬裡長征點燃求實火種
步入武警8611部隊團史館,牆上一幅戰斗畫作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畫面上,剛剛奪得長征最后一仗、直羅鎮戰斗勝利的紅軍戰士一個個滿臉洋溢著喜悅,緊緊簇擁著毛主席,爭先恐后地向他訴說著戰斗的經歷。
“毛主席身邊的戰士就是我們紅七連先輩。直羅鎮戰斗以弱勝強、不教條、不僵化的戰術,打破了紅七連官兵頭腦裡的條條框框,讓指戰員摸到了打仗的竅門。”指著這幅畫,現任紅七連連長任廣華向記者傾情講述。
仰頭凝望,記者仿佛被帶回到了那個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
1935年11月19日,國民黨軍隊4個師數萬人追擊進入陝北的紅軍。危急關頭,毛主席冷靜判斷敵我形勢,創造性地採用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法,扭轉了戰局,為黨中央把中國革命的大本營放在西北奠定了基礎。
直羅鎮戰斗的巨幅畫作旁,一段文字映入眼帘:“中央紅軍因為脫離實際、教條僵化,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生死存亡關頭,遵義會議確定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隨著長征最后一仗的勝利,這道勝利之光也照進了陝甘根據地。”
紅軍主力勝利會師,“四渡赤水”“血戰湘江”等戰斗故事,讓紅七連官兵耳濡目染。軍團長徐海東、軍團政委程子華等親自講述遵義會議和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求實根系從此根植到紅七連官兵靈魂深處。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