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
紅軍長征路沿線干群脫貧致富紛出招【4】

因地制宜,甘肅靜寧蘋果、四川小金玫瑰遠銷國外
靜寧果農採摘蘋果。
甘肅靜寧縣,選擇了發展蘋果種植業。
據縣園藝站工作人員賈軍平介紹,一開始,老百姓只是在種糧食之余,在房前屋后種幾棵果樹,結果發現蘋果品質不錯。於是,上世紀90年代末,縣上經過多方考察,結合當地的實際,才開始鼓勵群眾大規模改種蘋果。如今,靜寧因為蘋果馳名中外。全縣果園總面積達到101.2萬畝,果品遠銷東南亞、俄羅斯等6個國家和地區。
城川鄉小寨村村民楊道道就是第一批種蘋果的人,也是第一批受益者。他告訴記者:“一開始不敢種,后來村上反復動員,又組織我們到種得好的地方去看,我才同意種了果樹。沒結果的幾年,果園裡還種著麥子呢。后來蘋果買了好價錢,我才知道確實比種糧食好太多了。”
四川小金縣,則通過種植玫瑰,找到一條致富路。
“有一次老百姓家的菜地又遭到野豬的踐踏,我去處理時發現了兩株開的正艷的玫瑰。我就想,如果能大規模種植玫瑰,是不是就可以代替當地的其他作物來帶動農民增收。”小金縣達維鎮冒水村村主任、清多香玫瑰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望慧說。
如今,專業合作社的玫瑰已經遠銷全國各地,還銷售到了日本和韓國。陳望慧對於未來的致富路充滿了信心,她告訴記者,下一步合作社將與高校合作,與相關企業對接、洽談,開發更多的玫瑰系列產品,美好的前景、穩定的銷路,將為玫瑰的種植、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立碑紀念紅軍過草地時那種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
重走長征路,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體會到這些話:“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20世紀人類的壯麗史詩”﹔崇高理想、堅定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的偉大旗幟,是戰勝困難、贏得勝利的力量源泉。
重走長征路,我們親切地感受到,紅色旅游、鄉村旅游、民族文化、特色產業、互聯網、電子商務……這些文字語言的生動現實反映。
繼承和弘揚好長征精神,就能打贏精准扶貧這場硬仗,就能走好新一代人的長征路。(完)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