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軍改一年間,到中流擊水【7】

 
2016年11月30日08:39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原標題:軍改一年間,到中流擊水

(六)

這一年,人的變化是最大的。

那天,第一次走進戰區聯指中心后,某局一位年輕干部就悄悄換了塊電子手表。

結婚時妻子給他挑的那塊時尚腕表,雖然外觀“高大上”,卻沒有精細刻度。走進指揮中心,看到大屏幕上精確到秒的計時器,他很受觸動:現在必須精確到分秒了!

換表容易,難的是“換腦”。

——思想觀念在升級。

南部戰區一位將軍坦言,在戰區新體制下籌劃和推進聯合作戰,必須從“棋子”思維跨越到“棋局”思維。隻知“棋子”不知“棋局”,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聯合作戰、聯合訓練就會年年都上“一年級”,總是在低層次徘徊。

東部戰區一位參謀經歷聯合作戰值班之后感慨:“請忘記我,記住我們!”

——工作模式在轉變。

軍委機關一位處長是“老機關”,上任不久卻遇到了新考驗:軍委機關剛組建,事務扎堆而來,加之機關各部門都忙著建立新的工作機制,每天僅內部呈批件就要寫不少。人手少了,工作多了。新體制下,原有工作模式已難以為繼。很快,局辦公會研究決定:所有不需要存檔的事項,全部改為電話請示報告或當面研究討論。

“件對件”改為“面對面”,不僅給大家減了負,還提高了工作效率。

——能力素質在升級。

某戰區聯合作戰值班中,一名參謀判讀衛星數據頗為吃力。因為過去隻需考慮陸軍裝備、兵力等信息,如今要結合陸域、海域、空域等情報一同分析。而他曾是全軍優秀參謀、原軍區的情報判讀高手。

學習,成為新組建部門官兵的一個高頻詞。

人是改革最大的動力,也是最大的變量。

這場改革,涉及面之廣、之深、之遠,完全配得上“史上最牛”。

改革越是觸及深處,切中要害,痛感就會越強烈。無論是裁軍30萬人的“轉身之痛”,還是適應新體制的“轉型之痛”,無時不在考驗著共和國軍人的忠誠與境界。

一個清冷的凌晨,在一座軍營裡,上千名全副武裝的官兵,向五星紅旗敬禮,向所在的營盤告別。這天是2015年12月27日,陸軍第27集團軍從河北移防山西,最后一批人員裝備離開駐地的日子。作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他們告別的是相守了46年的駐地。

而有的人,則要與身上的軍裝永遠作別。

然而,面對走、留、轉隸的選擇,許多人在征求意見表上寫下了同一行字:服從組織安排!

若為小利計,何必披征衣。正是因為這樣的大情懷、大擔當,一批批戰友縱有萬般不舍,依然含淚說:轉身,也是一種愛!

2016年,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期間安排大批干部轉業的第一年,全軍和武警部隊共有5.8萬名干部轉業地方工作。

中央13號文件作出新的規定,明確“四個放寬”的指導意見:放寬安置地去向條件,放寬師職干部轉業年齡條件,放寬自主擇業軍齡和職級條件,放寬在艱苦邊遠地區和特殊崗位服役干部到地級城市安置條件。

“地方絕不能另設接收條件、提高安置門檻”“把難辦的事辦成,把該辦的事辦好”“倒排工作計劃,絕不能出現跨年度安置”“把軍轉安置作為領導班子及成員政績考核”……部分省市領導就做好深化改革期間軍轉安置工作的講話,讓子弟兵感到溫暖。

誠然,這是一次揮別昨日的華麗轉身,更是一次超越自我的艱難轉型,於個人、於國家、於軍隊皆如斯!

改革不只是一道“理論題”,更是一道“實踐題”。這不平凡的一年,每一名中國軍人都在用行動作答。

改革未有窮期,強軍永遠在路上。讓我們共同見証親歷軍改一代的熱血擔當,傾聽向世界一流軍隊挺進的鏗鏘步伐!

(責編:黃子娟、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