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服務社“大變臉”:從小賣部到“服務航母”【4】

官兵期望三:時尚溫馨
適應社會發展,為服務社注入時代元素
高炮營上士丁國彬剛談對象時,遇到一件囧事——
他和女孩相約在時尚咖啡店見面,女孩落座后便對服務生說:“來份卡布奇諾、黑森林麥芬和草莓拿破侖。”
丁國彬不知女孩所說為何物,也不知道時尚咖啡店到底有什麼東西可點,急中生智:“我和她一樣!”
戰友們聽了好笑,旅領導卻笑不出來:來自農村的戰士與社會接觸不多,加上部隊的硬件設施、軟件服務跟不上,戰士很容易“OUT”。如此,既不利於戰士成長,也影響部隊吸引力,還給管理帶來問題。
如,在營區明明可以理發,很多戰士卻喜歡請假外出剪“個性平頭”﹔部隊每周都放電影,戰士卻喜歡花錢到外面電影院看﹔俱樂部明明有卡拉OK,戰士卻喜歡去KTV﹔部隊伙食越來越好,戰士卻喜歡叫外賣……
軍人服務社能不能多一點時代性?這些現象讓旅領導很受觸動,在建設“官兵之家”時,他們要求前瞻、前沿、前衛,“一次投入五年不落后”,增強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的時代性,滿足年輕官兵的時代需求。
許多60后、70后對生日滿不在乎,而大多80后、90后從小習慣了開“生日Party”。遇到戰友生日,戰士常常買蛋糕、聚餐甚至請唱歌。
戰士們的“生日需求”,可否讓軍人服務社來滿足?該旅在“官兵之家”建起“軍營KTV”生日包間,以一流的音響設備、點唱系統和實惠的茶點服務,吸引官兵就近就便在營區過生日。
服務好還花錢少,戰士自然上門找。生日包間的受歡迎程度,讓旅領導吃驚:每到周末,生日包間總是爆滿,戰士們預訂的服務日程甚至排到一個月之后。
受歡迎的不僅是生日包間服務,時代元素的持續注入,讓“官兵之家”成為官兵們最常去的地方。
閱覽室,咖啡機、木藤椅、暖色燈光、盆栽、輕音樂及獨立空間,都受到官兵青睞﹔“百度網苑”,網購、網游、網課、網聊,讓官兵總是覺得周末過得太快﹔餐廳,中式、西式、茶飲、快餐,讓官兵沒了叫外賣的必要……
貼合時代的服務,讓“軍人服務社”不再“老土”,成為官兵在艱苦緊張的軍營生活中一處溫馨的港灣。
“我軍從來都是時代的引領者、風尚的倡行者,新時代的軍人當然不能成為時代的落伍者、淘汰者。”該旅政委黃艾俞說,服務社必須與時俱進,不能“老土”。
(圖片由彭國良攝)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