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火箭軍官兵牢記強軍目標 建設世界一流戰略軍種【2】

閆嘉琪、蔡瑞金、李永飛、楊永剛
2017年05月18日13:09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永葆本色不改

——始終保持從嚴求實的優良作風

“和平積弊”是戰斗力最致命的腐蝕劑,是軍事斗爭准備的大敵。准備打仗,首先向“問題積弊”開刀。

這是一次席卷導彈軍營的“頭腦風暴”。

從領率機關到基層一線、從作戰部隊到保障單位、從中軍帳到演兵場,火箭軍將士展開“火箭軍距離打贏還有多遠,火箭軍打勝仗是不是托底”大討論。“敢不敢”的血性膽氣之問、“會不會”的備戰意識之問、“有沒有”的和平積弊之問,振聾發聵的“領袖三問”,讓大討論引起陣陣思想波瀾。

隨即,火箭軍出台《關於進一步純正訓風演風考風的措施》,制定加強實戰化訓練4個方面15條措施,旗幟鮮明提出“10個嚴格”“10個嚴禁”剛性要求,立起硬標准。

集中檢討,重拳出擊。各級堅持標本兼治、上下聯動、糾建並舉,逐條逐項梳理出20類重點問題,剝筋見骨查短板,以剛性措施糾治練兵場上的沉疴積弊。

作風嚴實能夠塑造英雄部隊,作風鬆散可以搞垮常勝之師。從戈壁荒原到深山密林,一支支神劍勁旅進陣地、入“龍宮”,設困境、布險局,開展全員額全要素實地實案實訓實演,用真刀真槍砥礪全天候、全時域實戰能力。

改進作風是一次“大考”,正風肅紀是一場“硬仗”。按照“定位准、標杆高、行之篤”的標准要求,火箭軍持續深入糾“四風”、正黨風、樹新風。

無論上級是出台重大決策,還是開展專項清理整治,火箭軍從機關到基層,保持高度一致,自覺走在前列,落實抓鐵有痕、踏石留印。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軍委“十項規定”,他們制定“二十項措施”,刀口向內雷厲風行,釋放了上行下效的正能量。

火箭軍黨委堅決貫徹黨中央、習主席大抓作風建設戰略意圖,做到嚴字當頭、以上率下、一抓到底。堅持以專題學習教育為載體,持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整頓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火箭軍落深落實。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火箭軍黨委堅持從自身做起、從突出問題治起、從領導干部嚴起,制定落實20項具體措施,眼睛看己、刀口向內,無論是學習教育、開展批評,還是問題整改、建章立制,堅持真查真糾、真抓真改。

他們從解決“五多”問題、基層風氣建設等方面入手,部署開展“十項整治”工作,制定下發《加強基層風氣建設“十不准”規定》,嚴格糾治官兵身邊的“微腐敗”,對基層反映的1868條具體問題逐一答復、責任到人、限時解決,軍委機關檢查抽查群眾滿意度達98.2%。

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整頓中,火箭軍黨委圍繞習主席指出的10個方面問題,以整風整改的精神和求實務實的作風正本清源、革弊鼎新,主要領導帶頭為機關和部隊上黨課作輔導,引導黨員干部聚焦對黨忠誠、個人干淨、敢於擔當自覺當模范、作表率。

堅持挺紀在前執紀從嚴,從干部工作大檢查、財務大清查到專項審計,從肅清郭徐案件流毒影響到開展巡視,他們圍繞推進八項清理整治和“六個肅清”制定落實16項具體抓手,修訂完善選人用人、財經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措施,釋放出從嚴從緊、一抓到底的強烈信號。

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火箭軍黨委認真貫徹習主席和軍委決策部署,緊扣“學”的內容、“做”的標准、“改”的要求,以高度政治自覺強力推進,1700多名團以上領導干部帶頭上黨課,廣大黨員“四個意識”明顯增強,維護核心、看齊緊跟更加自覺。

他們還突出用黨章黨規正心束行,嚴格落實《准則》《條例》,嚴格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上而下開好黨委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舉辦機關黨支部書記和黨小組長集訓,制作《黨員手冊》,開展專項檢查糾治突出問題,黨內好傳統好作風加速回歸﹔堅持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改,深入查找解決3類15個方面的突出問題,認真執行改進作風規定措施,制定落實領導干部“十個嚴禁”、基層建設“十不准”、控制飲酒“十條禁令”、改革紀律“八個不得”,使問題積弊得到有力糾治﹔廣泛開展向“東風第一枝”、楊業功、譚清泉學習活動,組織優秀共產黨員事跡報告,激發了廣大黨員履職盡責的巨大動力。

“綠水青山”新生態,導彈軍營兵心聚。向上向好的風氣,風清氣正的環境,煥發出火箭軍廣大官兵強軍興軍的政治熱情,促進戰略導彈部隊事業不斷前行。

奮力開新圖強

——始終保持創業創新的進取精神

2015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火箭軍6個裝備方隊編成戰略打擊方陣,以威武雄壯的陣容、磅礡恢弘的氣勢,在天安門廣場光榮地接受了習主席的檢閱,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戰略導彈部隊幾十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今天的中國戰略導彈部隊武器裝備不斷更新換代,核心戰斗力持續攀升,已經實現了作戰力量由單一核部隊向核常兼備發展,作戰樣式由固定陣地作戰向機動作戰發展,作戰能力由近中遠程向洲際打擊拓展的大跨越,信息化條件下戰略威懾和防衛作戰能力躍上了新台階。

導彈武器裝備跨越發展的背后,凝聚的是科技創新的結晶!

近年來,火箭軍圍繞習主席確定的建設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的奮斗目標,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按照“核常兼備、全域懾戰”的戰略要求,加強武器裝備建設。

“導彈個頭越來越小,打擊精度越來越高,毀傷威力越來越強”,從“舊形”到“新質”的每一步跨越,都是科技創新的結晶。火箭軍打破技術壁壘,每年有1000余項科技成果問世,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得到推廣應用,一批重大成果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有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型導彈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更高、抗干擾強突防能力更強,打擊精度、毀傷目標種類、火力覆蓋范圍取得重要突破,形成了射程有序銜接、火力覆蓋廣泛、作戰性能先進的新質戰斗力體系,一柄柄御敵利劍成為關鍵時刻能夠一錘定音的戰略重拳。

作為火箭軍科研主力軍的某研究院,每年承擔近千項科研課題,有數百項獲得國家和軍隊的各類科技大獎,成為推動部隊戰斗力生成模式轉變的“創新源”。

他們依靠科技進步推動武器裝備自主創新,通過數字化改造以及新技術在導彈武器系統上的廣泛應用,使部隊指揮情報系統更加靈敏高效,快速機動能力和精確打擊能力迅速提高,整體作戰能力在千錘百煉中實現了新跨越!

作為高科技部隊,“數字化”與“實戰化”必須並駕齊驅,未來戰場無聲搏殺將越來越常見,創新將成為戰爭勝負的“引擎”。火箭軍各級指揮員在學習實踐活動中,頭腦裡“科技創新”這根弦繃得緊而又緊。

某導彈旅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搭建起具有模擬操作、指揮控制、綜合保障等功能的一體化指揮訓練平台,各作戰要素與旅、營指揮所實現互聯、互通、互動,官兵不出營門隨時隨地都能展開訓練,訓練效益大幅提升。

科技創新,人才為先。近年來,火箭軍嚴格落實對黨忠誠、善謀打仗、敢於擔當、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軍隊好干部標准,大力實施“神劍人才工程”,大力培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信息化建設管理人才和導彈專業技術人才,涌現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國家級中青年專家,數千項科技成果獲國家和軍隊獎勵,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居於國內和軍隊領先水平,有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導彈專家已涵蓋火箭軍所有導彈旅。

軍民融合是提升戰略能力的又一“增長點”。火箭軍部隊借助地方科研集團科技、人才優勢,先后與國內數十家大型軍工集團和科研單位聯手共建,與地方科研單位先后共建了11個軍地協作人才培養站,與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科研成果孵化基地,採取進廠駐訓、聯合攻關、挂職培養、項目合作等,培養1000多名專家型導彈技術骨干,幫帶培養了80多名導彈旅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成為一線部隊作戰訓練、科技創新、技術把關、決策咨詢等方面的“定海神針”。

他們打破人才、技術壁壘,與20多個地方科研廠家和高等院校建立聯合育才機制,百余名院士簽訂帶教協議,對科研骨干進行幫帶培養,通過“訂單式”規劃、“導師制”幫帶,培養出數百名專家型導彈技術“把關人”。催生數以千計的“金手指”“神瞄手”“神吊王”“專業通”,成為大國長劍雷霆嘯天的人才基座。

如今,火箭軍已形成核導彈與常規導彈兼有、近中遠程和洲際導彈齊備、固態與液態並存的武器系列,實現“導彈裝備集成化、操作系統簡便化、指揮流程信息化”﹔一批不同型號和不同發射方式的現代化導彈陣地,在祖國的崇山峻嶺竣工﹔作戰方式從單一化發展到多樣化,作戰樣式從依托既設作戰陣地到無依托、野戰化機動發射、隨時能打﹔快速機動能力和准確打擊目標能力迅速提高,部隊整體作戰能力實現歷史性飛躍。

(責編:邱越、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