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影响到银行业,而且悄然间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和理财观念。
随着支付宝、微信钱包、打车软件等移动支付工具的出现,我开始习惯用这些新的方式去消费,越来越少用现金交易。
“扫一扫,惊喜等您拿”,走进商场、超市、街区,翻开报纸杂志,随处可见商家的二维码,让我可以直接扫码进入移动网站,订阅微信公众号,浏览企业信息,实现二维码积分、抽奖等活动功能。
“1元起购、转入即申购、T+0随时赎回、收益每日呈现”,我对余额宝这种理财新宠的特点印象最深。2013年6月13日,由阿里巴巴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正式上线,以1元为起购门槛,被视为“草根理财神器”。
继余额宝之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乃至一些互联网电商企业纷纷上线的“宝宝军团”,几乎用类似的特性打破了传统金融产品购买时的障碍:银行购买理财产品需要排队填单,手续复杂、办理时间长,起购门槛动辄5万、10万,赎回有较为严格的限制……
对于我来说,以往从基金公司和银行渠道申购的基金,赎回一般都要3到5个工作日才能到账。而且,“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率稳定在4%-6%,相当于以活期存款的形式,获取定期存款的收益。
一位银行产品经理的网帖让我感受很深:“互联网金融把理财服务覆盖到传统金融体系覆盖不到的人群,还有那些原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理财服务的人群,通过技术优势成功实现了以极低成本覆盖小微客户。”
以前每当发行国债、理财产品,银行门口凌晨4、5点就开始排队,等到9点开门,蜂拥而入抢购产品。对于按时上班一族,购买国债不太容易。如今有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样化的渠道,我们随时随地就可以购买。
从投资理财到转账汇款、费用缴纳,再到众筹、P2P等借贷投资,大多数传统金融业务都可以在网上实现。没有很多的月收益账单,不需要复杂的柜台填单手续,想象一下,这是多么低碳环保的好事啊。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