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人民网>>军事>>正文

驻港部队深圳基地:让女兵由“小绵羊”变巾帼英雄【2】

2015年01月29日09:11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探访驻香港部队深圳基地:兵员合格率100%

实战化训练砥砺战斗力

“部队注意!向预定集结地域,出发”!去年6月,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所有学兵分队全副武装,紧急出动,向目的地开进。

奔袭一路,在无预案、无想定的背景条件下,他们实兵实装实弹开展染毒地带、抗敌袭扰、救护伤员、反敌侦察等课目训练。

在调整点休息时,突然天降大雨,瞬间所有人都成了“落汤鸡”。本以为指挥员会下令躲雨,谁知却迎来了急行军、炮火覆盖等一个又一个课目。50公里拉动下来,几乎每个人都脚底磨出了泡,浑身沾满了泥,但没有一人掉队。训练结束讲评,该基地领导的话振聋发聩:“我们搞实战化训练就要不怕苦、不怕累、不畏难,哪怕刀山火海,也要一往无前!”

与此同时,他们着眼任务拓展变化,及时调整训练思路,紧贴港内任务需求加强针对性训练,探索总结的“四力一巧”体能训练法等10余种训练方法被推广,建立的11个小课目集约式专修室受到广州军区肯定。他们连续3年在军区组织的新兵入伍训练考核中取得第一名。承担学兵培训任务的该基地某教导团,连续8年被驻香港部队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被广州军区评为“先进教导训练机构”“全面建设先进旅团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

去年各大媒体广泛宣传的“香港霸王花”——摩托车特技驾驶、猎人战斗、拳术团体操,英姿飒爽的特战姑娘们,至今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她们刚入伍时像个“小绵羊”,几个月后却成了守卫香港的“巾帼英雄”,不少男兵都自愧不如。这一人生的嬗变就是该基地精心锻造的结果。

该基地领导说,锤炼真打实备的战斗意识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使学兵一进港就能遂行战斗任务、具备履行防务的能力。

顽强作风保证战斗力

“妈妈,那些是雕像吗?”2012年6月29日,一位香港小朋友在观摩驻香港部队阅兵式时这样问母亲。他所说的“雕像”,其实就是参加阅兵式的三军官兵。

那次阅兵,基地官兵发扬“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一天当两天、雨天当晴天、黑夜当白天”的拼搏精神,与时间赛跑、与烈日抗争,强化阅兵课目训练。

阅兵式上,官兵口号震耳欲聋、气势排山倒海、动作行云流水,向全世界展示了国威军威。在场的香港市民纷纷竖起大拇指,向一个个“雕像”方阵投去钦佩的目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风过硬非一日之功。走进该基地某教导团营区,记者近距离感受了他们锤炼作风的“无情”与“苛刻”。营区内,学兵必须走直线、拐直角、讲军语;一个“坐下”口令,全连只发出一个声音;排房内,被子棱角分明像“豆腐块”,地板一尘不染像“军容镜”。八连连长沈涛介绍说:“这样要求有助于培养学兵令行禁止的战斗作风。”

近年来,该基地把锤炼作风贯彻到部队建设方方面面,通过日复一日的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源源不断培养出作风过硬的铁血精兵。

“乐施毅行者”群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09年至2011年,基地组队参加香港“乐施毅行者”102公里国际山地越野竞赛,面对全世界多支参赛队伍,他们连续3年蝉联冠军。

2011年比赛期间,该基地某教导团战士李茂在距终点还有30公里时,路滑不慎摔倒,导致左脚踝受伤,但他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并取得第7名的优异成绩,被誉为“钢铁战士”,展示了“驻港精兵”的风采。在场的香港市民钦佩地说:“解放军真了不起,作风顽强,敢打敢拼。有他们在,我们放心!”(冯伟 杨阳)

(《解放军报》2015年1月29日 05版)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张瑶(实习)、闫嘉琪)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