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人民网>>军事>>正文

美国陆军进一步加快改革 揭秘“区域定向部队”【3】

2015年07月31日08:28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明确陆军部队与战区司令部的定向支援关系,培养官兵掌握对象国社会文化知识,利用盟友与伙伴塑造有利环境——

美“区域定向部队”概念付诸实施

过去十余年里,作为战略地面投送力量,美陆军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对执行任务地区战场环境缺乏了解,导致在遂行作战,特别是战后稳定行动和民事支援行动中出现诸多问题。为解决这种部队能力与任务之间的脱节,并优化国防资源配置,着眼打赢下一场战争,美陆军在此轮改革中,提出了“区域定向部队”概念,希望通过明确特定陆军部队与战区总部的定向支援关系,并通过轮换部署等方式,加强前沿陆军力量部署,增强支援部队与受援部队之间的配合,提升对未来战场环境塑造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美军认为,“区域定向部队”将“彻底改变陆军运行模式”,并促进美军打造“任务定制型联合部队”,有效遂行“联合进入作战”。

根据《陆军顶层概念》与《2014年陆军战略规划指南》等文件,“区域定向部队”主要指包括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在内,通过实战化作战技能以及地区性语言、文化训练,为美军六大联合战区司令部提供可灵活裁减、训练有素、具备持续能力的任务式部队,以满足联合作战、双边或多边军事演习以及战区安全合作等行动要求,使陆军从“庞大规模”转变为“灵活、机动、具有地方特色且熟悉战场环境”的武装力量。

据此,美陆军首先明确了陆军部队的定向支援关系。美计划在2016财年实现每个战区司令部都设有定向支援旅。如第1军定向太平洋司令部,第3军和第1装甲师定向中央司令部,第1步兵师第2重型旅战斗队定向非洲司令部,第1骑兵师第1重型旅战斗队定向欧洲司令部,第48步兵旅战斗队定向南方司令部。定向支援部队将依据定向任务区内的主要作战对象、地理环境等特点,实施实战化训练;加强语言文化训练,并与实战化训练相结合,增强部队适应并融入战区环境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总体力量”原则,美陆军在加速推动现役部队定向化建设同时,也一并统筹预备役部队的区域定向问题。如国民警卫队将设立与现役部队相适应的区域定向支援部队。陆军后备队也将把38个地区性司令部配属给陆军现役部队和作战司令部。同战区的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还将实施一体化训练。

“区域定向部队”从提出概念到迈向实践,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视角。

从资源配置角度看,区域定向部队通过明确定向支援关系,可进一步聚焦核心任务,突出训练重点,提升国防资源使用效益。

从防务战略角度看,“区域定向部队”是美与盟友及伙伴“接触”的重要纽带,美通过培养官兵掌握多国社会文化知识,加强安全合作,提升盟友与伙伴军事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美军“低成本、小足迹”战略考虑。

从陆军职能角度看,“区域定向部队”突出体现了陆军从偏重“打赢战争”向“预防冲突、塑造有利安全环境与打赢战争”三大职能并举转变。特别是其可利用陆军对地面环境的控制优势,根据支援战区实际需求而进行任务定制与专业化训练,识别冲突爆发之前的各种迹象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从而预防冲突或提前塑造有利环境。

从理论创新角度看,更加强调“人领域”概念是“区域定向部队”的一大特色。“人领域”是美军于2013年提出的一个概念,被视为除陆、海、空、天、网之外的第六大作战领域。“区域定向部队”正是以“人领域”理念为基础,通过对执行任务区人文环境的熟悉,利用伙伴国和民众塑造有利环境,并组建当地部队,以达到保护盟友、威慑对手的目的。

从部队使用角度看,“区域定向部队”更加强调实用灵活,以满足多样化任务需求。根据战区实际需求,“区域定向部队”可以是军、师、旅级单位,也可以是由几个士兵组成的小分队。除执行特定任务的分队需要驻扎之外,多数部队仍以美本土为基地,实行轮换部署机制。从功能上看,鉴于“区域定向部队”兼具特种部队的某些能力,其既可以承担日常作战支援任务,也可以履行特定任务,必要时还可以转化为一线作战部队。(军事科学院 童真)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刘玉倩(实习生)、黄子娟)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