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誓死保持着革命气节
8月6日下午,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汪洋烈士墓前,记者驻足良久。陵园其他角落不时传来悠扬的乐声,一切宁谧祥和。在包括汪洋在内的无数革命先烈的前赴后继下,如今的中国显然已不再是汪洋笔下那个“混账的旧世界”。
汪洋,原名汪之正,1913年出生在山东省东阿县一个富裕农民家庭,读过私塾,上过高小,从济南第一乡村师范毕业后任教于东阿县高小。世俗地讲,汪洋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成功人士,然而他并没有选择安逸生活。
“我父亲一直努力和旧世界抗争。”8月7日上午,在山东省聊城市汪洋烈士的长子汪洪家中,已83岁高龄的他告诉记者。从小时候力阻父母给年幼的妹妹裹脚,到九一八事变后组织爱国学生赴南京请愿,再到任教高小时发动200多名教师罢课,汪洋的努力一直在持续。
“天下何时能平,黄河何时能清,民族何时振兴,令人忧心忡忡。”“大好河山,沦为敌手,为了自由决不罢休。”……汪洋留存的诗文中,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对民族危亡的担忧随处可见。
在这种担忧中,汪洋接触到共产主义,并且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医治百孔千疮的旧中国”。1936年,汪洋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一心扑在民族解放事业上。汪洪说,“那时很少见到父亲,为了革命事业,父亲三过家门而不入。”
七七事变后,汪洋根据党的指示,在山东组织抗日游击队,创建革命根据地。不到一年,汪洋就拉起一支1000余人的队伍——十字路抗日游击大队。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汪洋“善于处人的团结风格”。汪洪告诉记者,“父亲是知识分子,但是没有知识分子的架子,他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1938年2月,汪洋率部与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会合,被编为四支队三团,汪洋任团长。“自1938年春起,我父亲率三团……取莱芜,战滕县,反击秦启荣,痛歼申从周,英勇地抗击日伪军,纵横驰骋在鲁中抗日战场上。”汪洪在一篇缅怀父亲的文章中写道。
1939年秋,山东纵队所属部队进行整编,原一、四支队合并为四支队。此后,支队改为旅的建制。1941年,山纵四旅与泰山军分区合编为鲁中军区第1军分区,汪洋任第1军分区政委兼中共泰山地委书记。
1942年10月,趁我主力部队在外作战,敌人调动日伪军6000余人,分六路偷袭泰山抗日根据地。汪洋率地委、专署、军分区机关及教导队、警卫连300余人突围,战至吉山西岭,终突围无望。为保持革命气节,汪洋在果断烧掉身边文件后,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不当亡国奴”,将最后一颗子弹射向了自己,时年29岁。
汪洋牺牲后,八路军总部立即电告全军致哀。1945年8月,泰山区党政军民共议,把吉山西岭的钓鱼台加工修建,更名为汪洋台,以作纪念。
(本报记者 庞清杰 通讯员 刘云龙)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