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废掉了几个航次,但新研声呐的技术性能和实战效能,却在“盲抓”中得到有效检验。试验结束那天,冷骏放下了悬着的心,大量的实测数据让官兵使用新装备更有底气。
在其后的雷达测距试验中,冷骏依旧坚持实战化标准,在完成规定动作基础上,实施自选动作,让被考舰船与目标反方向跑,测试雷达最大探测距离。
冷骏所在的代表室,是海军第一个成立的军事代表机构。62年来,监造交付各型舰艇船数百艘。
“过去10年造一舰,现在一年造10舰。思路决定出路,突破才能突围。”冷骏说:“我们是海军军代室的‘长子’,长子不仅意味着责任和担当,更要当标杆做榜样。”
多型批量是代表室监造舰船的特点。冷骏接任总代表后,抓住批量舰船监造特性,在前任打下的基础上持续发力,建立了数字化、网络化和网格化的军品管理模式,实现在建舰船技术、质量、进度信息的实时反映、可追溯性和精细管理。围绕快捷处置发生的问题,他推动军厂所三方联合巡检、联合验收模式,做到随时报验随时检验,有问题现场处置。
随着国家工业基础整体跃升,造船工艺渐趋完善,新型驱逐舰的建造周期较原先缩短了三分之一。在快节奏、高密度、大强度的监造环境下,冷骏紧紧抓住质量底线不放松。
“我们要以造飞机的精度造军舰。”冷骏把飞机监造的技术规范和管理经验引入舰船监造,积极推动承制单位开展“质量实名制”,使每一道焊缝的焊工、温度、电流电压等操作时的工况信息都有据可查;通过设计工艺流程卡,推行交互检查,让每一道工序都责任到人,强化签字责任管理。他积极推动运用先进管理技术手段提高舰船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依托“大数据”分析、监控舰船态势,让舰船监造工作更加突出信息化的特点。
创新驱动质量跃升,创新领跑管理实践。冷骏参与监造交付的郑州舰、济南舰等多艘舰船,实现当年列装,当年形成战斗力,在重大演习、重要活动中展露风采,彰显人民海军风范。
上一页12 上一页12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