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从军27载,“兵王”今年46!

2020年07月23日15:26 |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小字号

从鱼米之乡到西北戈壁,他一干就是27年;从新兵到兵王,他经历过5次调整改编……年龄在涨、角色在变,他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扎根岗位、奉献军营的初心却未曾改变,他叫杨国培,某部装备保障队分队长。

理论学习

杨国培,湖南南县人,1993年12月入伍,一级军士长,现任某部装备保障队分队长。入伍27年来,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1次,先后6次在集团军以上比武中获第一名,21次被评为优秀士官。

1993年12月,他入伍来到西北某装甲师,成为一名装甲修理工。枯燥乏味的专业理论,密密麻麻的零部件,第一次进入车间的杨国培就被眼前的一切吓傻了眼。文化基础薄弱让专业学习成了他的硬伤。第一次基础理论考试,他亮了“红灯”,排名学兵队垫底。

嘉峪关悬壁长城脚下宣誓

要强的杨国培,不肯接受落后的现状,给自己制定了“突击计划”。休息时间,他总抱着专业书虚心向身边的“大拿”请教,晚上“泡”在修理车间钻研。短短半年时间,仅专业笔记就抄录10万余字。凭着这股钻劲,到了年底,他的专业水平突飞猛进,成了同年兵中的佼佼者。

鉴定零部件

立下愚公移山志,能破万重困难关!1999年某集团军装甲装备尖子兵大比武,参赛选手个个身怀绝技。他深知自己在单位属于技术尖子,但是和别的单位相比较,未知数太多。那段时间,不甘做“井底之蛙”的杨国培,通宵达旦的背记专业理论,别人休息他在车间反复练实操,就是凭借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一举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指挥吊装炮塔

2013年,某部装甲装备修理大队成立,在其原单位选调技术骨干,得知情况后,他找到领导表达自己的想法,领导一脸惊诧:“你的技术这么好,我们都看重你,你在我们这里发展空间很大,谁走也轮不到你走!”但在他看来,新组建单位担负的使命任务更贴近专业实际,自己的技术到那里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场培训维修骨干

转型路上,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唯有不断跨越,才能浴火重生。来到新单位,面对装备升级带来的挑战,他没有摆“老资格”,而是铆足劲挑最硬的骨头啃,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他抢着干,别人排除不了的故障,他主动要求上,他总是告诫自己多接一接“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才能练出“大心脏”,遇到重大任务时才不会掉链子。

野战维修(左一)

2014年,单位首次千里机动赴青藏高原参加训练。考虑他腰间盘突出,单位领导想让他留守在营区,得到消息的他又坐不住了:“我是组织上培养的技术能手,这种大项活动怎么能少得了我!”

检修装备

此时的他40岁,身边的战友们劝他:“那地方,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含氧量低,你这么老的同志了,还折腾个啥?”他很认真地反问:“服役有期限,职责无尽头,这样的关键时刻顶不上去,那我待在部队还有何意义?”

参加高级士官评审

从事装甲装备维修27年,修理车辆装备近千余辆,杨国培付出了很多,而收获的更多。除立功受奖外,2017年12月的一天让他永远铭记,这一天,将军亲自为他授衔,从此他有了一个非常响亮的称谓——一级军士长。

安营扎寨

今年,已经46岁的他,依然请愿参加野外驻训。作为党员、分队长,他不顾初上高原的不适就迅速带领分队官兵安营扎寨,哪里有需要就能看到他的身影,往往是别人开始洗漱睡觉,他才准备去医疗帐篷吸氧缓解头痛。等一切安顿妥当后,又开始了巡修之路,为驻训单位的装备“把脉”。

2019年高原重温入党誓词

如今,他已从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鬓角染霜的“小老头”,还有3年就要退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多培养年轻的技术骨干,让他们扛起新时代奋进大旗,做勇立潮头的“后浪”! (摄影报道:王传强 李耿 解莹春)

(责编:陈羽、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