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中國神秘藍軍:紅軍剛出門便遭千裡之外精確打擊

2014年08月26日09:13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國神秘藍軍:紅軍剛出門便遭千裡之外精確打擊

俄軍參演部隊在朱日和基地集結。

  正在火熱舉行的“和平使命-2014”上合組織聯合反恐軍演既有城市反恐,又有傳統的陸空協同,還包括各種實彈射擊。而能同時容納如此多演習科目的演習所在地——朱日和訓練基地,也因此受到各界的關注。《環球時報》記者日前走進朱日和,試著揭開這座解放軍最先進、也是全亞洲最大軍事訓練基地的神秘面紗。

  評估系統使演習不再“彩排”

  興建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朱日和訓練基地位於內蒙古草原深處錫林郭勒盟,佔地上千平方公裡。該基地“戰火”從今年年初就沒有停息:北京軍區溫區重裝部隊首次赴極寒地區演練、海軍陸戰隊首次從南海之畔奔襲數千公裡來此開展對抗演練、全軍7個合成旅在此開展“跨越2014-朱日和”系列演習以及“和平使命-2014”上合組織聯合反恐軍演。

  一名中國軍事專家表示,演習要切合實戰,需要精准的演習評估體系。朱日和基地的“靶區”遍布各種評估考核系統,方便“和平使命”各國參演力量總結經驗。基地裝備有新型導調監控系統,它集成了導調指揮、衛星定位報告、圖像傳輸等分系統,能實時將演習部隊各作戰要素的行動信息,傳遞到導演大廳的屏幕牆上,並對對抗情況進行態勢分析。

  過去一些演習自導自演、自訓自評,跟演戲沒有多大區別。為根除這種情況,朱日和基地配備了“不留情面”的輔助評估系統。參演部隊指揮員對敵情的判斷是否迅速、正確,決策是否科學,各種指令傳送是否通暢,部隊對敵情處置是否有效等等,都被錄入計算機,是輸是贏,是對是錯,全由輔助評估系統予以裁決。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參演部隊配備有加裝激光射擊模擬裝置的武器裝備,一旦被對方擊中,便會冒出彩煙,擊發裝置亦即自動閉鎖,再也無法殺傷對方,使對抗難度陡增。針對不同的作戰環境,基地裡建成了解放軍最大規模城市作戰訓練場,用於非戰爭軍事行動訓練,並新建可供8個兵種展開作業的綜合訓練場。

  朱日和訓練基地還駐扎著解放軍首支專業化藍軍部隊作為“磨刀石”。演習中,導演部可隨時監視紅軍行動,調動藍軍出難題、設險情,紅軍哪裡薄弱,導演部調遣的藍軍便在哪裡下手。據介紹,在一次演習中,遠在千裡之外的某摩步師剛一離開營區,基地藍軍航空兵便突然實施遠程“精確打擊”,該師幾十輛坦克遭重創。紅軍判明情況后,重整旗鼓向預定地域開進,不知不覺中又闖入藍軍設置的“地面傳感區”,瞬間招來航空兵的致命打擊。另一支紅軍更是命運不濟,進入基地當晚,就被藍軍偷襲,指揮所被搗毀。參演部隊在一次次失利的教訓中思考、求變,絞盡腦汁尋求制服藍軍的招法,一批批新打法、新手段相繼走紅演兵場。

  復雜電磁環境成苛刻挑戰

  有專家認為,“和平使命”演習選在朱日和基地進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這裡可以模擬復雜電磁環境。“復雜電磁環境”是中國軍事報道中時常出現的一個詞,但到底怎樣才算復雜電磁環境?2007年,朱日和訓練基地被確定為我軍復雜電磁環境建設試點單位,並要求在全軍率先形成組織和保障對抗性訓練能力。科研人員將數百種用頻裝備的電磁頻譜繪制成圖表,從電磁復雜度理論產生過程、技術支撐、作戰對手可能對我採取電磁攻擊裝備的參數等入手,組建出全軍第一支專職復雜電磁模擬和監測的環境構設大隊。

  這支部隊首次在“礪兵-2008”實兵對抗演習中亮相。演習場上,一隊白色特種車輛顯得格外醒目,它出現在哪裡,哪裡的部隊就會電台失靈、雷達迷茫、指揮中斷……這是中國軍隊首個陸軍復雜電磁環境應用系統第一次成功用於實戰礪兵。

  該系統一經投入應用,立即給進入基地訓練的部隊帶來前所未有的強烈沖擊。基地人員介紹說,在某次演習中,原本接受訓練的紅軍部隊通信網絡已順利展開工作。結果隨著導演部“實施輕度電磁干擾!”的命令,紅軍通信立即受阻。這支幾年前就開始學習復雜電磁理論、探索應對之策的部隊,曾號稱“再復雜的電磁環境也不怕”,結果無論通信兵怎麼跳頻、變換通信網,使盡渾身解數反干擾、反壓制,電台通信距離還是不及原來的1/10。失去指令的分隊被迫收縮隊形,整裝待發的攻擊群無法按計劃行進。

  還有一次,一支紅軍裝甲合成營正准備對包圍圈裡的敵人發動攻擊時,電磁干擾不期而至,車載電台通信被阻塞,坦克和炮兵接收不到目標方位坐標,營長隻能從望遠鏡中眼睜睜地看著對方的裝甲集群一撥又一撥地溜走。更?頭的是,電台裡還經常出現冒充的指揮員發號施令,有的居然有幾分神似。“敵方”心戰宣傳不時侵入電台、網絡,怎麼改頻也擺脫不得。

  這種復雜電磁環境應用系統登場亮相后,很長一段時間搞得參演部隊無計可施、連吃敗仗。而強烈的危機意識,推動參演部隊訓練主動轉型:電磁頻譜管理被列入作戰籌劃的重要內容,抗干擾能力強的數傳通信成為通信兵訓練重點,從前不被看重的激光通信設備走上訓練前沿……

  全新打造聯合作戰實驗場

  俄新網25日稱,俄軍參演部隊使用“紅土地”高精度炮彈進行了首輪實彈射擊。據了解,這次“和平使命”參演部隊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訓練環境。為提升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朱日和基地從2010年開始建設聯合作戰實驗場。如今這裡新建和升級改造了訓練信息系統等4大類數十個項目,戰場感知系統遍布基地﹔新構設實兵交戰、網絡攻防、核生化、氣象水文、多維偵察等環境﹔陸續完備的“聯合訓練導調、戰場環境仿真、信息網絡支撐、數據採集評估、系統融合互通、信息資源服務”六大功能,把基地打造成了多維的復雜戰場。

  在上千平方公裡的大型實驗場上,電磁干擾、網絡攻擊會不期而至﹔天上偵察衛星過境,偵察機時隱時現﹔地面智能化混合雷場、染毒地段和塹壕暗堡連綿起伏﹔機場跑道、鐵路和公路縱橫﹔城市作戰、特種作戰陣地交錯。面對這種精心設計的多維仿真戰場,訓練難度可想而知。在某次演習中,一支穿插迂回分隊突入機動檢驗路段。5公裡路段設有坡道、彈坑、車轍橋、單邊橋、雙邊橋等多種障礙。駕駛員在障礙路上“扭秧歌”,行軍速度在頻頻失誤中大打折扣。踉踉蹌蹌的穿插分隊剛過障礙路,又遇智能化混合雷場。這裡的地雷也不再是以往用小土堆代替的“模擬雷”,而是埋在地下與真雷形狀完全一樣的“數字雷”,必須用探雷器才能發現,而且排除與否,導演部的電腦上均有顯示。沒有配備工兵的穿插分隊手足無措,選擇“硬闖”。結果攻擊尚未發起,一個連的兵力已被裁決出局。

  據介紹,依托朱日和基地這個大型聯合作戰實驗場,僅今年就有陸海空三軍和二炮等10多支部隊在此進行實兵對抗演習,目前“和平使命-2014”聯合反恐軍演正在這裡如火如荼展開,將創造出基地組建以來更多“之最”。(劉濟美張坤平)

分享到:
(責編:邱越、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