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不再單
戰士李揚,從山東濟南入伍,父母離異后,父親忙於生意,李揚一直跟著奶奶住,養成執拗、自我的性格。入伍前,因不滿繼母,年僅15歲的李揚與繼母頂撞后離家出走。入伍來到武警成武縣中隊時,自認為見過大世面的李揚,最初沒把這個“小中隊”放在眼裡。
但在祖母溺愛下長大的李揚,在這裡找到了家的別樣情懷。李揚入伍半年后,中隊發揮其文藝特長,讓他獨自負責“七一”期間的文藝匯演。此時在李揚身上已悄然發生了許多變化,原本高傲自大的他拜軍事素質強者為師、熱心中隊各項工作,李揚還帶頭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和完成文藝匯演的決心書。恰在此時,疼愛孫子的奶奶,專門給上級領導打電話,希望能讓李揚回家過“八一”節。中隊黨支部研究后認為,李揚的點滴轉變來之不易,需要定型鞏固,另外入伍不到1年即回家探親,又會增加李揚優越感。在與李揚溝通時,沒想到他當場打電話,表示不會回家。
事后,李揚奶奶專程到中隊。當李揚表演自己用半個月創作的單口相聲《標兵中隊贊》時,激動得奶奶直流淚。也正是李揚的辛勤付出,奠定了中隊文藝小分隊的基礎,現在不加准備,中隊就能組織10余個節目,《標兵中隊贊》經20余次修改,成為每場演出的壓軸戲。一年后,經中隊“孝”文化熏陶,李揚主動給父母和繼母寫信,承認錯誤,請求原諒。
李揚調離中隊時的情景,至今讓時任指導員李慶記憶猶新。那段“沒有中隊的培養,我可能成為罪人,是中隊讓我懂得了‘百善孝為先’的道理,我們要做孝順敬老的人、做忠誠黨的事業的人、成為社會有用的人”的錄音,至今響徹在每屆新兵入隊儀式上。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