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楊維漢)記者11日從在京舉行的第三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展覽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其中基於北斗導航系統的開發應用已廣泛服務於國土、測繪、城建、水利、交通和應急救災等領域,北斗導航產業總產值已突破百億元大關。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是繼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俄羅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后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據了解,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對北斗導航系統的社會化、產業化應用開發。《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產品將在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大眾消費市場逐步推廣普及,對國內衛星導航應用市場的貢獻率達到60%。
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2013年,我國北斗導航產業產值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北斗導航系統已經得到國內外市場的廣泛認可。在智能手機領域,去年,三星、華為推出了具備北斗定位功能的手機﹔在車載導航領域,國內外已有20多個品牌、200多款車型的北斗車載導航儀走向市場。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漁業領域利用北斗雙向通信能力實現了定位與通信一體,提供遠海及近海船舶的位置監控,北斗短信與手機短信互聯互通,為漁船提供及時精確的氣象和海況信息,目前北斗船舶入網用戶已達到3萬多個,伴隨手機用戶10萬多個。
據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張辛欣)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工程建設11日正式啟動,該項目確定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作為總體研制單位,將在2015年底前建成框架網和部分區域加密網基准站網絡並投入運行,提供米級精度的定位服務,2018年底前建成全國范圍區域加密網基准站網絡,提供更高精度位置服務。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是繼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俄羅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后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作為導航應用的核心,北斗地基增強系統由基准站網絡、數據處理系統、運營服務平台、數據播發系統和用戶終端五部分組成。基准站接受衛星導航信號后,通過數據處理系統形成相應信息,經由衛星、廣播、移動通信等手段實時播發給應用終端,實現定位服務。
根據規劃,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將構建全國一張網,實現部門間、地區間、軍民用戶間資源統籌,數據共享。在2015年底前投入運行框架網和部分區域加密網基准站網絡,2018年底前建成全國范圍區域加密網基准站網絡,提供米級、分米級、厘米級和后處理毫米級的高精度位置服務。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