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從駐地找,隻考慮邛崍姑娘”
趙慶珍帶起兵來風風火火,生活中卻不善言談。看著他到了成家的年齡,部隊的戰友紛紛幫他介紹對象,遠在四川的媽媽也寫信叮囑,希望他在部隊駐地或者老家找個合適的姑娘,早點成家立業。可趙慶珍的答復非常堅決:“媽媽身體不好,不適應外面的生活,我隻考慮邛崍附近的姑娘,以便今后轉業能回到邛崍安置,方便照顧媽媽一輩子。”
趙慶珍的赤子情懷,在程秀蓮的同事和親戚朋友中口口相傳,名字不脛而走。1998年初,畢業於重慶師范專科學校的孟永鳳,最初在邛崍市臥龍中學當數學老師,當得知趙慶珍的事情后,對他心生好感,認為這個人老實,靠得住,讓人很放心,就主動找到程媽媽家,要到了趙慶珍的聯系地址。兩人通過鴻雁傳書,感情與日俱增,直到1999年底趙慶珍休假時,兩人才見上第一面,2000年喜結連理。婚禮那天,看著兒子與兒媳的幸福甜蜜,程秀蓮激動地熱淚盈眶。
孟永鳳至今還保留著趙慶珍寄給她的第一張照片,當時趙慶珍剛剛參加完98抗洪,臉晒的黝黑,眉宇間卻透出一股剛毅。“我相信自己的選擇,能夠信守承諾一輩子替犧牲戰友盡孝的人,一定是頂天立地的好男人。”面對當初的選擇,孟永鳳從未后悔。
擔任中學教師的孟永鳳知書達禮,心地善良,為照顧好老人,她還專門搬到了程媽媽家中,照顧起老人的衣食起居,一有時間就陪她聊天解悶,很快就與程秀蓮情同母女。
都說婆媳關系不好處,在孟永鳳看來,卻是那麼簡單:“我經常叫婆婆‘秀秀’或者‘阿蓮’,把她當親媽,感情自然就好處。”而程秀蓮也沒把孟永鳳當外人,“我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程秀蓮漸漸走出喪子之痛,過上溫馨的晚年生活。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