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 艦隊補給油輪“愛立信”號航母“華盛頓”進行海上補給
視角三:戰略行動強調重點區域的海上控制
當前美海軍認為,美國控制海洋的能力在科技發展等因素的影響下已經逐步削減。一些國家的岸防和反艦巡航導彈、水雷以及小型攻擊艦船已經成為抵制強國取得“制海權”的低成本手段。在這種情況下,美海軍逐步將戰略重點轉向奪取局部時空范圍內的“海上控制”權。2010年美《海軍條令出版物1:海上戰爭》和《海軍作戰概念:執行海洋戰略》把海上控制定義為“在陸軍、空軍以及其他力量恰當地配合下,在關鍵海域有效運用海軍力量達成軍事目標的行動。”並提出,美海軍將在不久的將來實施海上控制作戰以加強航海自由、支持無障礙的全球海上貿易,阻止或限制沖突擴散,並在戰爭中獲勝。
為了有效達成“海上控制”的目標,美軍不僅強調傳統的海空作戰、控制咽喉要道、打擊對方海空基地等傳統方式,也非常強調太空、網絡空間對於奪取海上控制權的重要作用。美國國防大學的T·X·哈梅斯進一步提出“離岸控制”的概念,認為在與中國的海上沖突中,美國應“利用當前具備但卻有限的手段和有節制的方式,對中國實施遠程封鎖。通過構建一組同心圓,使中國不能利用第一島鏈內的海域,使美國能保衛第一島鏈的海、空領域,並控制島鏈之外的海空領域。”根據這一概念,哈梅斯提出了第一島鏈內實施“拒止行動”、遠海實施“關鍵階段作戰行動”的行動構想。應該說,哈梅斯的“離岸控制”戰略充分考慮了中美海上力量對比和海上沖突的制約因素,是一種實用性、針對性很強的戰略構想。
從海上控制概念的提出與發展來看,美軍的海上控制並不意味著使對手無法做任何事情,而是在對手反制手段增多的情況下,運用各種方式保証重點區域、重點時段海上控制權的一種戰略選擇。對於美軍來說,作為主要海空突擊力量的航母戰斗群無疑是奪取海上控制權的主要力量,但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美軍除了繼續強調航母的骨干作用之外,更加重視具有近海快速機動和攻擊能力的弗吉尼亞級潛艇、瀕海戰斗艦、無人潛水器等新型武器平台和系統的建設,以加強對近海地區的控制並對地區性海上沖突快速做出反應。從這個意義上講,美軍的海上控制對於不同海域的戰略目標是不同的:對於近海主要是實現“自由進入”,對於遠海則追求“完全主導”,對於陸地力爭“縱深打擊”。海上控制既是美軍保証力量投送和后續作戰行動的重要條件,也是直接達成戰爭目標的一種手段。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