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前哨雷達站”:天高絕不任“鳥”飛【3】

董兆輝 焦義寶 高新

2015年06月26日04:02  來源:中國軍網
 
原標題:“紅色前哨雷達站”:天高絕不任“鳥”飛

  他們是插入敵人眼中的鋼釘

  

官兵在圓島上修固雷達。

  在戰略地位如此重要的“圓島”,雷達站最初用的裝備卻是蘇聯留下的老π-3雷達,官兵們都叫它“老破三”。但雷達站卻把這樣落后的雷達用到了極致,從1955年3月上島之日起,就成為我東北空域阻斷敵機的一道堅實屏障,不論敵人用什麼手段,高空偵察還是低空夜襲,都難逃它的銳眼。

  1960年2月起,敵人開始利用美制P-2V電子偵察機竄入我陸地實施縱深偵察。該機原是海上反潛巡邏機,改裝后不僅能超低空飛行,還能黑夜長途奔襲,裝有先進電子偵察設備,配有多名駕乘人員。

  1961年11月6日上午,一架P-2V飛機竄入我華北地區后,從渤海口退出,降落在南朝鮮的群山機場。雷達站判斷,這架超低空偵察機將會再次從半島入侵我領空,一場捕“鳥”戰斗隨即展開。

  下午,雷達站進入一等戰備狀態,漫長、緊張、壓抑的等待之后,熒光屏上,一道微弱跳動著向我方靠近的雷達信號引起了雷達操縱員郭樹斌和鮑景藹的注意。根據積累的經驗,他倆判定這就是敵機。

  “大型機一架,高度600,400……” 敵機的高度下降很快,並且狡猾地躲閃著雷達的追蹤。時任站長庄京禎馬上下令改變搜索方式,並不斷通過無線電向上級指揮部通報敵機的位置和前進方向。

  時間一秒秒過去,最終,敵機在大連城子坦附近從熒光屏上消失了。富有戰斗經驗的庄站長判斷:“很可能是接敵了。”果然,后來的通報表明:18時55分30秒,該機被我戰機擊中,墜毀於城子坦碧流河口以東永寧屯北300米處。“美制偵察機不會被擊落”的神話從此打破。之后幾年,該型飛機再不敢入境來犯。

  1962年,雷達站還先后兩次發現掌握美國的U-2型高空偵察機,受到軍委領導的高度重視,並專門將情報信息與兄弟高炮部隊共享,為后來我軍擊落該機型積累了寶貴的數據。

  正因為雷達站名副其實地成了一顆立在黃海前哨,卻又插入敵人眼中的鋼釘,1964年9月29日,空軍黨委授予雷達站“鋼釘雷達站”榮譽稱號,寓意雷達站官兵“信念如鋼釘一樣堅定、作風如鋼釘一樣過硬、戰備如鋼釘一樣鞏固!”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3.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