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絕不任“鳥”飛
——記忠於使命、能打勝仗的沈空雷達某旅“紅色前哨雷達站”
記者 董兆輝 特約通訊員 焦義寶 高 新
“紅色前哨雷達站”站長王立波(中)帶領骨干在圖板上推演。特約記者 譚超攝
“一隻小鳥當空飛,兩隻小鳥后邊追,三隻小鳥喳喳叫,四隻小鳥緊跟隨,親愛的快想想,一共幾隻鳥兒飛?”
八零年出生的王立波,給三歲兒子描述自己工作的時候,會先唱一下他兒時的這首童謠,然后補充說,“爸爸就是那個能知道天上有幾隻鳥兒在飛的人,甚至,還知道鳥兒飛得有多高,有多快,又在往哪兒飛!”
如果此時剛好有飛機從頭頂掠過,王立波就會再添上一句,“看,爸爸知道的就是那種能像鳥兒一樣飛翔的鐵“鳥”,你可以叫它——飛機……”
不得不說,王立波講得很形象,因為他的工作真的跟“數鳥”有異曲同工之妙。作為沈空雷達某旅“紅色前哨雷達站”的少校站長,他和官兵的首要工作,就是對頭頂那片數百平方公裡的天空進行警戒偵察,探測並發現空中移動的所有目標。
但不同的是,他們不能數錯或漏掉任何一隻“鳥”,尤其不能放過那些飽含敵意乃至不良企圖的鐵“鳥”,絕不允許出現泰戈爾在詩中提到的那種情境:“鳥從天空飛過,卻不曾留下翅膀的痕跡!”
海闊天高,為何不允“雁過無痕”?天地無涯,為何不許“飛鳥無羈”?因為王立波所在的雷達站,面對的是波雲詭譎的半島局勢,戍守的是黃海深處的空中國門,絕不任“鳥”飛,是職責,更是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