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自己弄丟潛航器勿怪別人【2】

捕獲水下無人潛航器的難點在哪裡?
可以說,捕獲水下無人潛航器如同大海撈針。美方的水下無人潛航器的大小與一枚魚雷差不多,其特點是:一是體積小,側方和正面的截面積都非常小,主動聲吶難以探測﹔二是水下速度快、機動性好,難以攔截﹔三是自噪聲小,聲隱蔽性好,被動聲吶難以偵聽﹔四是系統先進,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反捕捉能力強。這種水下無人潛航器與魚雷的不同是沒有戰斗部,因而無攻擊對方艦船的能力。從新聞報道看,如此難以捕捉的水下無人潛航器竟然被中國一艘非戰斗艦艇捕捉到,對於號稱世界水下攻防強國的美國來說,簡直太丟人了!相反,對於捕捉水下無人潛航器的中國海軍艦艇來說,不管是以什麼方法和手段獲得了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水下無人潛航器,都是讓人充滿敬意的。這也說明,再先進的武器也有弱點,隻要精心操作,認真准備,也是能夠想到辦法對付的。
水下戰場是否將成為中美角逐的新領域?
從世界范圍來看,海上作戰主要有兩種方式對敵進行突擊:一是航母編隊為主,從海上和空中對敵突擊﹔二是利用海洋的隱蔽性,使用水下潛艇的對地導彈、對海導彈和魚雷對敵突擊。這兩種主要作戰方式中,航母編隊由於目標大,很容易被對方遠距離探測到。因此,美軍內部在發展航母的問題上也有爭議,除了航母建筑宏大,對於敵方有巨大的威懾作用外,其固有的目標大,易受攻擊的缺點也是十分明顯的。另一主要的作戰方式,水下潛艇利用海洋的隱蔽性,可航行到對方海岸附近,突然使用對地導彈、對海導彈和魚雷對敵突擊,這種作戰方式受到了很多國家的重視,特別是小國海軍,以水下兵力對敵突擊為主要海上作戰方式成為了必然的戰略選擇。目前的技術,還不能完全克服海上水文的障礙,無法像在空氣中探測飛機一樣探測潛艇,特別是大洋深處的深海和遠離陸地的遠海海域,越來越受到各國重視。我國的渤海、黃海和東海基本上都處於我國的大陸架上,水深較淺,不利於潛艇活動,而南海海域范圍大(總面積300多萬平方公裡)、深度大(南海最大水深超過5000米),成為潛艇作戰最好的戰場。所以,水下戰場,特別是南海,將成為中美角逐的新領域。
自己保管不力,怪“撿錢包”的人?
有人說“海軍艦長掉一個錨,摘一個豆”。意思是無論何種情況,艦船在海上發生掉錨事故,海軍艦長都將受到降一級軍銜的處罰。比如,因海底底質硬,錨卡在海底撥不出來掉錨,或者出航前沒有檢查出錨鏈或者錨破損等,都要追究艦長的責任。筆者過去任艦長時,曾多次進行魚雷實操發射訓練。訓練中如果出現發射出去的魚雷不知所蹤,將會是嚴重的責任事故。所以,每次實放魚雷時,官兵們都小心謹慎,以避免任何可能的意外。
美國這次無人潛航器丟失,就如同自己把錢包弄丟了,卻責怪撿到錢包的人。筆者認為,美方應該首先從自己內部找原因,而不應該從外部找理由去給美國海軍的不專業行為找台階下。可以設想,如果中方艦船在海上發現了水下半浮半潛的金屬物而置之不理,很可能對經過此處高速航行的艦船造成危害,輕則導致船首撞擊,出現裂洞,重則可能損壞船尾高速運轉的螺旋槳,使船舶失去動力。正如我國防部發言人所說:“為防止該裝置對過往船舶的航行安全和人員安全產生危害,中方救生船採取專業和負責任的態度,對該裝置進行了識別查証。”
(作者系國防大學學者,海軍大校,海軍168艦、170艦原艦長)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