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集群參戰:戰爭機器人將引發怎樣的軍事新變革?【3】

2017年03月30日09:16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集群參戰:戰爭機器人將引發怎樣的軍事新變革?

  戰爭機器人引發的戰略思考

  小型戰爭是不是更容易爆發?

  戰爭機器人的出現,最有效的影響是保証戰爭盡可能地實現“零傷亡”。隨著信息技術、智能技術、控制技術的迅猛發展,戰爭機器人在遠距離突襲、城市巷戰、精確打擊等方面擁有普通士兵無法比擬的作戰能力。而對於某些大國來說,當戰爭可以零傷亡時,尤其當別國缺乏有效的威懾手段時,是否會刺激其更加隨便地對別國出手?

  從阿富汗戰爭到伊拉克戰爭,美軍和英軍都派出了地面作戰人員。也正是這兩場戰爭引發的傷亡,促使戰爭機器人開始走上戰場。而在此后的利比亞戰爭中,已經很難看到以美英法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的地面作戰人員。其原因既是因為該戰爭具有代理人戰爭性質,部分利比亞反對派充當了推翻卡扎菲的馬前卒,也是因為更多戰爭機器人參與其中,完全是一場大國背后主導又毫發無傷的戰爭。這種零傷亡,也許正是利比亞戰爭從醞釀到爆發,僅短短一個月時間的原因之一。從阿富汗戰爭到利比亞戰爭,提醒人們思考的是,戰爭機器人的大量出現,會不會使戰爭制造者更少顧忌,從而導致小型戰爭更加容易爆發?

  軍隊組織形態將如何演變?

  戰爭機器人的出現,對軍隊組織形態的最直接影響,是保障人員必須和機器人一起開赴戰爭地帶。雖然他們通常只是隱藏在“幕后”,但也屬於參戰人員,至少也要靠近前線。伊拉克戰爭中,保障戰爭機器人的后勤人員,大多配置在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盟國軍事基地。戰爭機器人要求軍隊未來能夠容納吸收更多的技術保障人員,將使更多具體軍事行動體現出一種“技術活”的味道。未來軍隊能否打勝仗,除了依靠正確的戰略籌劃、高超的指揮藝術之外,更需要各司其職、勤懇敬業的大批技術人員。而如何培養、使用好這些技術人員,無疑需要軍隊組織形態做出相應改變。

  軍事創新非要超級高科技嗎?

  出現在伊拉克戰場上名為“劍”的戰爭機器人,在射擊時能夠百發百中。對於該機器人來說,是否在射擊范圍內或是交火的中心沒有什麼差別,戰爭狀況並不會影響它的准確度。該機器人同時還能執行排除爆炸物、巡邏、偵察、狙擊以及戍衛等職責,可以說大受美軍歡迎。但最值得關注的並非“劍”機器人本身,而是其開發人員說的一段話。一名開發人員稱:“‘劍’機器人的成功,是我們借助現存元件制造的一種革命性的軍事力量。事實証明,不是一切東西都得是超級高科技。”這就像與飛機、輪船等相對應的空軍轟炸機、海軍戰艦一樣,真正在戰爭中管用的高科技,往往都與民用科技密不可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無休止地追求超級高科技,而是把手中的技術用到極致,開發到恰到好處。(金輝)

(責編:王璐(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