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軍區探索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組織方式
教育協作燃旺“爐火”

盛夏武漢,熱浪滾滾,湖北省軍區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協作區”組織的授課活動火熱展開。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羅永寬受邀來到武漢警備區講授黨課,兩個多小時的精彩講座,讓線上線下5個軍分區(警備區)的官兵聽得專注投入,贏得陣陣掌聲。
據了解,當前國防動員系統官兵分散駐防,難以集中組織教育。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成為國防動員系統各級黨委普遍關注的課題。
為破解這一矛盾難題,湖北省軍區黨委著力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協作體系,探索走開“劃分協作區、成立講師團、打造精品課、開設大講堂”的教育路子,並建立“好課推薦、精品共享”機制。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協作區”涵蓋武漢、黃岡、咸寧、黃石、鄂州5個軍分區(警備區)。
武漢警備區作為“第一協作區”牽頭單位,發揮駐地高校多、名師多的優勢,採取專家推薦、講課比賽的方式,遴選13名優秀教員成立講師團﹔收集梳理近3年的精品思政課,形成優質電子教案庫,並建立目錄索引,供協作區各單位備課參考。同時,他們圍繞如何集中優勢資源備課、怎樣增強講課效果,以及如何有效開展評教評學等問題,在協作區內組織討論交流。
“人民軍隊的革命精神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能打仗、打勝仗。”在“弘揚革命精神、奮進偉大時代”教育課上,武漢警備區政委李家華為“第一協作區”官兵和文職人員作輔導授課。他借助駐地紅色資源,結合自己參與執行抗洪、抗疫等大項任務的經歷,以真實的案例、鮮活的故事,娓娓講授,產生了良好反響。
武漢警備區還注重盤活駐地紅色資源,將所屬區域內的重點紅色場館納入教育協作計劃,為兄弟單位現地教學提供便利。前不久,黃石軍分區向武漢警備區發來參觀八七會議會址和武漢革命博物館的函件。武漢警備區第一時間與相關單位取得聯系,做好協調和保障工作。
為深化教育效果,“第一協作區”相關單位將教育怎麼搞、課程怎麼設、人才怎麼訓和各項保障誰負責等問題一一列出,逐項解決。他們通過視頻教學集中授課、安排教員到協作區各單位輪流授課等方式,聽取官兵意見、發放問卷評估,增強教育互動性。筆者了解到,在教育協作機制推動下,一批學習貫徹重要會議精神、宣講解讀重大政策制度的精品微課、網絡慕課走進各單位課堂,受到官兵好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