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攜手同心,老區踏上新征程

江西省贛州軍分區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紀事

2023年01月19日10:04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向縣裡申報鄉村振興示范村,修繕池煜華故居作為紅色教育基地,投資擴建165千瓦光伏發電……”1月9日上午,江西省興國縣茶園鄉教富村村委會會議室,縣人武部官兵和村干部一道研究新年發展計劃。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臨近春節,贛州軍分區機關和所屬18個團級單位的領導和駐村工作隊,陸續來到結對幫扶村,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走訪慰問脫貧戶,共商增收致富新渠道,與鄉親們一同勾畫推進鄉村振興的路線圖。

軍烈屬的新生活

“共產黨真正好,什麼事情都替我們想到了”

“共產黨真正好,什麼事情都替我們想到了!”1月11日,興國縣長岡鄉長岡村,記者又聽到這句熟悉的話。說話者名叫鄒成材,紅軍家屬劉長秀的過繼子。

1933年,毛澤東到長岡鄉調查時,詢問鄉親們生活情況。劉長秀的回答“共產黨真正好,什麼事情都替我們想到了”,被毛澤東寫進《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文章。

“如今,雙向四車道的柏油路修到村裡,自來水通到每家每戶,軍分區開展產業幫扶,年輕人實現家門口就業,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就拿我們家來說吧,我有優撫金,村裡還幫我開了家便利店增加收入,2022年我家人均收入1.6萬元……”81歲的鄒成材笑著說,“聽軍分區的同志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政策是越來越好。我也要為村裡作貢獻。我家門口就是鄉水管站,周邊環境衛生我包了……”

贛州軍分區政治工作處干事李超介紹,贛州市委、市政府和軍分區堅持特殊傾斜政策,給予軍烈屬特別關愛,讓他們共享社會發展紅利。他們統籌資金完成1.48萬戶“兩紅”人員及烈士遺屬遺孀住房改造,將3.59萬烈士子女納入定期生活補助范圍﹔出台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實施辦法,規范醫療保障程序,提高補助標准﹔明晰優待目錄清單,將優待范圍拓展到公交、教育、消費等領域……

退役軍人的新奮斗

“我們一直要戰斗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我家25萬公斤臍橙都賣出去了,多虧許書記和解放軍……”這兩天,贛縣區吉埠鎮上堡村臍橙種植大戶謝家文心情特別好。許書記叫許九連,是上堡村黨總支第二支部“兵支書”。上堡村8000多畝優質臍橙豐收,這段時間,許九連忙得“腳打后腦勺”:幫助果農聯系訂購商、組織民兵幫忙採摘分揀裝箱、出鏡當主播進行網絡銷售……鄉親們實現豐產又增收,都夸許書記是能人。許九連卻說,主要是因為背后有“靠山”。

“靠山”就是人武部。許九連告訴記者,兩年前他被任命為第二支部書記時,心中非常忐忑。雖然10多年軍旅生涯培養了他敢想敢為的作風,退役后從事生產經營也屢有斬獲,但如何帶領全村村民過上更美好生活,他心裡沒有底。這時,縣人武部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的領導及時趕來,帶來了技術人員和產業發展的啟動資金。“有了定盤星,我們心中的底氣就足了。”2022年,上堡村實現人均純收入1.7萬元,村集體收入增長到42萬元。

“‘兵支書’上任兩年,村裡橋通了、渠通了、路燈亮了,撂荒的良田種上了水稻……”在於都縣葛坳鄉桐溪村,86歲的烈屬彭先棣向記者夸贊“兵支書”張李長。“看到‘兵支書’,心裡就踏實。”這是石城縣木蘭鄉楊坊村村民對“兵支書”王東蘭的評價。王東蘭帶著黨員民兵進行環境整治、發展山地雞養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在贛州市,許九連、張李長、王東蘭這樣的“兵支書”共有642名,在村“兩委”任職的退役軍人達2599名。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曾在軍旅,兵心不改,我要一直戰斗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許九連告訴記者,新年度他們計劃繼續擴大優質臍橙種植規模、發展生態家禽養殖產業、動員民兵參加人武部組織的電商直播培訓,多管齊下,讓鄉親們進一步增產增收。

幫扶村的新希望

“我們是紅軍傳人,當然要接著好好干”

1月3日,興國縣民兵訓練基地,開訓拉練結束。剛剛在贛州市首屆紅色教育培訓精品課程大賽中榮獲“十佳紅培講師”的縣委黨校教育培訓中心主任、民兵骨干范穎,通過網課與全市民兵紅色文化講解員分享講解經驗。軍分區政委陳李忠告訴記者:“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贛州段)正在高質量建設中,紅色旅游將成為沿途鄉鎮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我們把幫扶村建設融入紅色旅游發展規劃,不僅要幫建基礎設施,也幫建人才隊伍。”

1月11日,於都縣人武部部長李章榮再次與縣文廣新旅局工作人員共同研究,遴選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新長征,再出發”於都縣新長征文化創意設計公益賽事中的優秀作品,助力鄉村振興。李章榮說:“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我們借全國大賽命題,圍繞‘軍民同心、魚水情深’主題,為於都本地的助農產品設計特色包裝、打造特色文創,助力於都農業、旅游業發展。”

1月13日,於都縣人武部組織退役軍人、應征青年到國家優質糧食示范基地,聽種糧大戶黃俊杰介紹創業經驗。黃俊杰從部隊轉業后,在縣人武部和退役軍人事務局協助下,發展2800畝富硒水稻種植田,帶動6個鄉鎮、17個村、270戶脫貧群眾共同致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鄉村振興大有天地、退役軍人大有可為。新的一年,我們計劃建一個現代化育秧工廠,為周邊鄉親提供更優質的稻種……”黃俊杰的話點燃青年們心中的一團火。

陳李忠告訴記者,新年度軍分區制定《做好參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實施方案》,持續推進19個定點幫扶村的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當年紅軍干革命打江山,不就是為了讓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嗎?我們是紅軍傳人,當然要接著好好干。”1月14日,寧都縣石上鎮城頭村居家養老中心工地,縣人武部政委房國際正陪79歲的烈屬劉池一起了解工程進度。這個佔地面積1100平方米、可容納100名老年人的居家養老中心基礎部分已完工。劉池樂得合不攏嘴:“想都沒想過,以后會搬到條件這麼好的地方養老,我一定要老有所為,繼續給孩子們講好紅軍故事!”(肖力民 劉宗炎)

(責編:陳羽、王瀟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