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24小时滚动新闻

国产反舰导弹打靶画面曝光:击沉数千吨舰船[图]【2】

2014年09月11日07:41    来源:央视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国产反舰导弹打靶画面曝光:击沉数千吨舰船[图]

  关世义:为什么要做这个规划呢?这是因为射程远了以后,作战范围比较宽,所以飞行当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物、岛屿,甚至会遇到对方的防空区,我们事先知道战场情况后,就(能)给它绕过去。

  解说:关老告诉我们,这一枚导弹全重只有一吨左右,却能打击上百公里外的目标,一下就击沉或重创三千吨级战舰,这样的一枚导弹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关世义:因为它的战斗部有一个特点,是穿甲爆破,它先穿进去,然后在军舰内部爆炸,是所以(杀伤)效果是很好的。

  主持人:尽管这型飞航式反舰导弹威风八面,但一开始它只是研制单位自筹资金研制的型号,国家没有给立项,这就相当于孩子出生了,但没有户口,因此研制人员戏称它为“小二黑”。专家带着记者重回导弹最早的试验场地,讲述了它从“小二黑”到明星武器的传奇历程。

  解说:已经年过70的老丁曾经参加过我国第一代自行研制的飞航式导弹试验工作,他说,当年最早的试验场应该在这片密林中。

  丁振宗(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导弹专家):(我)估计啊,你们注意啊,荒地那一片,1971年开始到1977年,(试验)失败炸过三次呢,那家伙,炸到100多米高空,好多人跟这边上看呢,都跑。(之所以)选那个地方(做发动机试验),因为一炸,飞起来对附近(居民)没有妨碍,所以选那荒山野岭。

  解说:40多年过去了,尽管已经被树木覆盖,老丁对这里还是轻车熟路。正是在这里,老丁和同事们经历了导弹发动机试验的艰苦岁月。由于飞航式导弹长时间飞行的特性,设计要求的发动机工作时间要达到160秒,在当时,我国同类型发动机最长的工作时间只有70秒。

  丁振宗:好不容易把它装出来了,没有试车台,就野外挖沟,挖沟还怕飞出去呢,怎么办?弄钢丝绳,旁边一棵槐树,那树可没有了啊,在这拴上,喷管朝天,推力往地下顶,火往上冒,推力有多大,不知道,没有传感器,1975年1月31号,就在这。

  记者:也在这。

  丁振宗:成功的(增加)到了二百一十点五秒。

  解说:国家没有立项,导弹就相当于没有户口,没有先进的研制条件和试验手段,研制工作就如同摸黑走路,被称为“小二黑”的导弹就在困境中艰难前进着。1985年,考验“小二黑”的时候到了,这段记录是“小二黑”第一次打靶试验的视频,虽然已经显得斑驳不堪,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导弹发射后紧贴海面高速飞行,直至击中靶船的震撼景象。

  定型试验中“小二黑”打出了六发六中的好成绩,其中一次实弹打靶测试,直接将数千吨的靶船打沉。1984年,从山坡上成长起来的“小二黑”以“鹰击8号”的代号走进了35周年国庆大阅兵的方阵中,震惊了世界,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了比肩世界先进水平的飞航式导弹。

  主持人:有了“小二黑”这个基础,中国的飞航式导弹又瞄准了更高的目标,不但要打得更远更准,还要参与到国际飞航导弹市场的竞争当中。

  解说:到上世纪90年代末,飞航式反舰导弹的研制条件和技术能力相比“小二黑”的年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国导弹研制人员开始考虑给它装上和飞机一样的喷气式发动机。

  关世义:发动机就这样,这种发动机比较省油,射程更远。

  解说:不过射程远,导弹也更加复杂,为了让复杂系统在长时间飞行过程中稳定工作,研制人员没少吃苦头。

  刘庆楣(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导弹专家):在地面测试后觉得可以了,就拉到天上去打,一打就不行,就出问题,就给我们说,你们要再搞不成的话,那我们这个型号就下马了,不干了。

  解说:就在“再失败就下马”的情况下,试验队迎来了他们的最后一次机会。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