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1935年,中共认为在杨虎城军队中的“唯一责任”,“仍应是破坏他们的力量”
在对杨虎城的示好持不信任态度的同时,基于“军阀皆反动”的判断,加上认为“杨虎臣(即杨虎城)勾结蒋介石将要清党,非常明显”。
1928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指示河南省军委在处理杨虎城等部队的工作问题时,应该“在此军队中的唯一责任,仍应是破坏他们的力量……决不要因为师长、旅长、团长中有了我们几个同志或者某军长某师长等倾向我们,便梦想我们可掌握这些部队随意欲为。或更幻想为我们的力量来巩固这些部队,以便掩护工农运动甚至发动工农运动,这都是机会主义的见解”。现在的任务“是时时准备一连一连,一排一排或个人拿起武器,到工农群众中去,帮助工农暴动”。
这样,1928年4月8日,皖北特委策动刘集起义,但很快遭到失败。但中共并没有放弃努力,之后针对杨部的暴动、兵变不断,计有舞阳暴动、靖远兵变、两当兵变、蒿店兵变、耀县起义等,以至到1936 年杨与中共代表谈判时明确提出希望中共“不要煽动他的部队哗变”。这些兵变和暴动无疑加深了中共和杨虎城之间的矛盾。
杨虎城“对中共当时政策接受不了”,转投蒋介石,中共号召“推翻杨虎城军阀统治”
随着入党被拒和不断发生的兵变、暴动,杨虎城对中共的表现很是失望, 杨自己回忆说:“1927 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国民党日益走向反动,我把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我们部队的前途寄托在共产党身上,因此有了皖北的合作。皖北暴动失败后,一个长时间我对共产党虽没有失望,但对中共当时的政策接受不了。”
因此,当1928年秋中共派人游说杨虎城反蒋并希望杨带领部队靠拢苏区时,杨虎城权衡利害得失,便决定与中共保持距离了。(转引自《杨虎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5页。)此后,杨虎城先后依附冯玉祥和蒋介石,充任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等重要职务,成为西北地区的国民党军政大员。
这一阶段中共对杨虎城的基本判断始终没变,认为其在政治上是与中共对立的“小军阀”,在局部问题上与中共时有合作与妥协,带有很大的投机成分。
《陕西省军委报告》也指出,“杨虎臣对于革命本来是动摇不定的,当其困于太和无出路时,便想与我们接近,但土地革命的艰巨工作,他决然不能胜任,所以一经蒋介石派人拉拢、挑拨,感觉枪械没有出路,遂公开的向我们声明,要到南京去……(杨)普遍的在军中清党”。
《中共陕西省委为双十节告陕西民众书》(1931年10月10日)也曾宣传说:“去年国民党军阀杨虎城入关后,一切情形和冯玉祥时代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营业税、特种税、土地登记税、民团费、清乡费,各种压榨搜刮、摊派剥削、逮捕监禁,都是照旧。”
中共陕西省委视杨为反动军阀、刽子手,因此号召“暴动起来,推翻杨虎城军阀统治”,命令在杨虎城部队中工作的中共党员不断对杨部进行“瓦解兵变”,对于那些不愿意执行命令的党员就给他们扣上“叛徒”“托派”的帽子。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冲突,比如杨虎城入主陕西后决定兴修杨虎城戎装照。修水利,召回了陕西著名的水利专家李仪祉,另外还从德国重金聘请了两位水利专家,但是中共山西省委负责人杜衡却派人刺杀了两个德国专家,并且宣扬这是反帝行动。
1933年,杜衡还固执地放火烧掉了具有千年历史的香山寺,说这是反封建。这些举动造成了不好的舆论影响,也对中共和杨虎城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破坏。
杨虎城虽与中共龃龉不断,但仍不愿与中共正面冲突,因此其在主政陕西时对中共仍是照顾有加。比如,1931年刘志丹、谢子长在陕北搞土地革命,杨通过杜斌丞资助刘部枪支和金钱。刘志丹在邻县被捕时,杨命南汉宸把刘接到西安秘密释放。由于杨的保护,中共在杨部的组织一直秘密存在并迅速发展。如张汉民任团长的警卫团,1934年全团有中共党员200多人。
1935年成立的绥署特务第二团有中共党员近300名。国民党特务宋志先曾说:“江西是共产党集中的地方,但那里红是红,白是白,红白分明,工作比较好办。西安这鬼地方是红白不分。不少人做的是国民党的官,吃的是国民党的饭,却说的是共产党的话,甚至做的是共产党的事。” 这也可以看出杨对中共的确不错。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