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全宽晚年与夫人陈映霞在一起
五、加入空军,献身国防事业
建国后,高全宽保持了昂扬斗志,他又在祖国的空军事业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49年9月至1956年期间,他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多次得到上级嘉奖,并从长春市第2航校17中队中队长一职,经任空军二师机务处机务主任等职,升至空4军工程部副部长。
1958年,国家为发展航天事业,决定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建设酒泉卫星发射基地。1960年,已在国防科工委某基地工程部任职的高全宽,接受组织的安排,前往参与卫星发射基地建设。卫星发射基地地处荒漠,条件格外艰辛。在战斗时养成的艰难困苦、玉汝以成的精神鼓舞着他,为国奉献、为国争光的精神激励着他,促使他克服环境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为酒泉卫星基地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76,高全宽调任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副司令员,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1年,58岁的高全宽响应军委号召提前离休,从国防建设一线岗位上退了下来。
1988年6月20日,高全宽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以表彰他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的功绩。
六、后记
离休后的高全宽,在生活中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作风,不但从不搞特殊,而且总是想着帮助别人。他的侄子高建中回忆说:“他从离休到现在,每年除非万不得已,外出办事总是和大娘一起坐公交车,大娘现在还是自己坐公交车。”本来,按照高司令的级别,出门可以由干休所派车,但他们俩口子只有寥寥几次用车记录。有一次,高全宽和夫人及侄子高建中三人一同坐公交车外出。到了一站,上来一位看起来刚退休的老同志,高全宽毫不犹豫就把座位让给了这位老人。他侄子说道:“你都七十多了,也是老年人,让座也是我们年轻人的事情,你干嘛站起来?”他说:“我是军人,身体好,应该给他们让座。”大娘说:“你大爷每次坐车都是这样,不管别人岁数是不是比他大,他都要主动让座,给老人让、给孕妇让、给小朋友让。”说完,大娘笑了。高全宽的夫人陈映霞女士1950年参军,在部队工作到退休。看得出来,她对高司令这种始终如一的品格是赞赏的,并引以为自豪。
据侄子高建中回忆,解放后,高全宽分别于1958年、1982年、1987年回过故乡河北省阳原县高家背村三次,每次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他的自家兄弟一起挽起裤脚,下地劳动。对于小时候经常打骂他的后母,高全宽每年都要寄去赡养费,直到2009年老人100岁时去逝,寄了60年。我想,当他回到故乡,深踏在故乡泥土之时,应该还会想起在北山支队那段激情燃烧的战斗岁月吧?
高全宽将自己的所有献给了党,献给了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和祖国的国防建设事业。时间如梭,在他九十余年的生命历程中,从他投身革命那一天起,改变的只是他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方式,而不变的是他对党和人民事业永远的忠诚!
他是永远的高司令。
(在本文即将刊发之际,高全宽同志不幸因病辞世,谨以此文表达我们的沉痛哀悼!)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