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人民网>>军事>>正文

阅兵预备队员自述:看见天安门却只能止步相望

2015年09月06日09:51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看见了天安门,却不得不止步相望。

  这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坚韧的训练,他们与1.2万名受阅官兵一样,在2个多月中,做到了正步行进200米、齐步行进1000米动作不变形;车辆等速行进正负误差不超0.3秒,机群米秒不差。

  这或许是世界上最刚毅的挺立,他们能在烈日下任由汗水肆意流淌,保持2小时的站立不动,在50摄氏度高温的驾驶舱内,依然挺直脊背,稳如磐石。

  这或许是世界上最孤独的背影,一道无形的阅兵线,让数百名官兵只能将英姿飒爽的身影定格在训练场,让他们只能像千千万万的普通观众一样默默注视战友们昂首走过天安门。

  天安门虽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

  因为在他们的信息中注明着两个特殊的字——“预备”。

  成为预备是“突发事件”

  “感觉自己像被抛弃了一样,酸酸的。”三军仪仗队空军女预备队员季伟红说。第一次合练中,季伟红只能看着战友齐步前行。当战友们的背影渐渐变得模糊,她的心中是止不住的失落。

  季伟红记得,几个月前,当她听到队长程诚对自己说,“你准备准备,去参加阅兵吧”,本能得回答了两个“是”后,瞬时感到有种“整个人飘起来的感觉”。

  后勤保障方队预备车驾驶员崔建民也曾奇思妙想过,“希望自己有分身术,一个我驾着车威风地从天安门驶过,另一个我站在电视机前,指着荧屏里的自己向旁人炫耀‘看,那就是我’”。

  与季伟红不同的是,崔建民曾是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的预备驾驶员。当再次成为“预备”时,他说,“比09年更坦然一些了”;当再次面对战友合练时,他说“比09年更平静一些了”,当再次把手中的车钥匙交给战友时,他说,“比09年递的更快一些了”。

  然后,崔建民独自在车厢待了一上午,“其实那一刻真的很无奈,想躲开所有人。”

  一位刚成为“预备”不久的战士,年仅19岁的他语气中还透着一股稚嫩,“可以不要写我的名字吗?我好好练还有可能上的,这是个突发事件”。心情还没有从此次“突发事件”平复下来的他解释到。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刘玉倩(实习生)、闫嘉琪)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