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所说的“智库”,又称“思想库”“智囊团”。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现代智库已在美国存在100余年,如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早在1910年就已成立。
本版制图:苏鹏 图片资料:杨磊
不久前,美国企业研究所和外交政策倡议两家智库联合发布报告称,日益老化和萎缩的美军实力正相对衰弱,如果美国继续削减军费,美军的技术优势将不复存在。无独有偶,美国兰德公司近期出台的《1996至2017年美国与中国军事实力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认为美中军力差距正大幅度缩小。近年来,随着美军预算进入紧缩期,美国智库为军方“哭穷”的事例屡见不鲜。事实上,智库对美军的作用远不止于此,甚至被视为美国军队的“最强外脑”。
军民融合——打造庞大的智库方阵
作为全球公共政策研究与咨询业的领头羊,美国是无可争议的智库大国。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发布的《2014年全球智库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共有智库6681家,其中美国智库达1830家,数量超过了其后9国之和。在全球前10大智库排行榜上,美国独占6家。一直以来,美国智库以其科学的分析、精准的研判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广泛影响着美国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重大决策,以至于有学者把智库视为美国行政、立法和司法部门之外的“第四部门”。
作为一支技术密集型军队,美军非常重视发挥智库的作用,善于运用智库“解惑”“支招”和“指路”。目前,美军已建成分别隶属于最高统帅机关、军种和作战司令部以及院校的三大智库群。这三大智库群分工明确、功能互补,构成了美军建军备战的“思想宝库”。
最高统帅机关的智库,是指国防部和参联会下辖的委员会或分析中心。如大名鼎鼎的净评估办公室,可为美军最高决策层提供系统化的安全环境评估、作战场景预想和战略规划,是研究美军发展战略和战争战略的核心智囊。各军种和作战司令部的智库,包括陆军能力整合中心、海军研究办公室、亚太安全研究中心等数十个科研机构,主要负责本军种或战区的武器装备发展、能力需求评估、作战概念开发等。院校智库,主要是指中高级军事院校下属研究机构,如美国国防大学的国家战略研究所、陆军军事学院的战略领导与发展中心和海军军事学院的海战研究中心,它们是研究防务政策、作战理论和军种战略的主要力量。
为确保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美军还积极利用一些实力强、影响大的民间智库为其出谋划策。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等知名民间智库,均把美国国防部作为重要客户。如今,民间智库已成为影响美军重大决策的一支重要力量。据《2014年全球智库报告》显示,全球10大防务智库中,有6家是美国民间智库。
经过多年发展,美军军内智库与民间防务智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许多美军军官退役后选择进入民间防务智库发挥余热。例如,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每年将近2000万美元的经费拨给与其关系密切的智库和防务学者,其中超过一半的经费流入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等6家民间防务智库。
近年来,美国防务智库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一方面,军内智库的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一些松散的、自发性智库层出不穷。如由一群年轻海军军官成立的国际海上安全中心,主要研究海洋安全问题;而由一帮陆军营连级军官成立的防务界论坛,主要研究陆战场作战问题。另一方面,民间防务智库进入新一轮洗牌。如2007年成立的新美国安全中心,短短数年就成为奥巴马政府的核心咨询机构,并成功跻身2014年全球10大防务智库榜。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