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制空權》配圖
16.破繭騰飛
沉舟側畔千帆過。中國停下來的時候,世界在飛。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是世界空軍的第一個質變時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第三代飛機的出現。直到今天,這些飛機大部分還是世界空軍的主力。飛機性能的提高為空中力量質的變化奠定了基礎。
其二是空空導彈、空地導彈、激光、電視等精確制導武器的廣泛使用,顯著提高了空中力量進行空中作戰和對地作戰的能力﹔格斗在空中作戰中的比重急劇下降。
其三是空中預警指揮機、空中加油機、電子戰飛機等專用機種的裝備和使用,提高了空中力量進行合同作戰的能力。空中進攻集群化。空中力量的這次質變得到了越南戰爭最后階段作戰和第三次中東戰爭的驗証。
隻有中國空軍沿著格斗的方向一直走下去。無論是主戰裝備,還是作戰理論,中國空軍都已經落在世界后面。其實,說中國空軍沒有自己獨立的作戰理論更貼切。
朝鮮戰爭之后,中國又進行了四次邊境自衛反擊戰,三次陸上,一次海上。陸上的,中國全部是由陸軍進行的﹔海上的,是由海軍進行的。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