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洲上將
作者簡介:劉亞洲,安徽宿縣人,1968年參加工作,武漢大學外語系英文專業畢業。曾任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成都軍區空軍政委、空軍副政委等職務。現任國防大學政委、空軍上將軍銜。
《贏在制空權》
內容提要:《贏在制空權》以宏觀的視野梳理了飛機自誕生到成為戰爭利器的發展脈絡,從戰爭的高度概述了飛機在百年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本書集理論、實戰於大成,融故事專業於一體﹔語言通俗易懂,文理脈絡清晰,極具可讀性。作者不僅對世界空軍及大小空戰進行點評,更是對未來戰爭做出了暗示,對各國在發展國防力量、武器研制上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理論依據,對軍事官員在未來戰爭部署上也有相當的指導意義。無論是對普通讀者還是軍事官員,本書都有著較高的賞讀價值。
《贏在制空權》配圖
1.新的篇章
2001年9月11日,隨著紐約世貿大樓沖天的烈焰,人類戰爭史揭開了新的一頁。
10月7日,美國飛機橫跨半個地球,到達阿富汗上空投下炸彈。21世紀第一場大戰的大幕就此拉開。
從恐怖分子撞樓,美國宣布是戰爭行為並將展開報復,到第一枚炸彈落下,隻有26天。堪稱軍事史上從醞釀到發起時間最短的戰爭。
此后兩個月裡發生的事情,更是大大出乎人們的預料:曾經打敗蘇聯10萬大軍,並在內戰中所向披靡的塔利班,隻做了一下象征性的抵抗就一潰千裡,作鳥獸散。
就在這一團又一團升騰的硝煙中,知名度很高的塔利班成了歷史名詞。
順著飛機筆直的雲跡,美國人一步踏進西方幾百年來夢寐以求的中亞。那裡曾經是蘇聯的勢力范圍。幾乎是一瞬間,世界大變。
美軍輕而易舉的勝利,使那些戰前關於阿富汗山多洞密,最不適合空中力量發揮作用的預言成了徹底的廢話。從戰術的角度觀察空軍的戰略運用和作用,從一開始就是錯的。從科索沃戰爭、海灣戰爭甚至更早,空軍就已不再是軍種意義上的空軍了。
美國在阿富汗的勝利對於它自己當然是勝利,但對於軍事史來說,更像是一個象征和標志——空中力量百年歷程發展的一個完美的頂點。
從第一架飛機誕生到今天,不過100年的時間,而飛機用於軍事才90多年,但戰爭的面目已經變得讓人們不敢相認。在人類的歷史上,還從不曾有過任何發明像它那樣,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就將整個戰爭的面目徹底改變,並幾乎將整個世界都置於它的魔掌之下。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