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豁出命來練,戰時豁出命去打
在八連,出汗最多的是黨員,訓練成績最好的是黨員,工作標准最高的、演習對抗最拼命的、抗洪搶險沖在最前面的都是黨員……
座談時,有人一口氣說出了黨員的“10個最”,佩服之情溢於言表。而大家最佩服的還是連隊主官。
指導員張碩身高1.80米,身上的腱子肉像鐵塊一樣硬。他說:“這都是八連給我的恩賜。”
當初,張碩剛來八連時,體能很一般,主戰裝備更是一竅不通。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流露出“政治干部,軍事訓練成績過得去就行”的想法。
晚上,有個老士官找他談心:“在八連當指導員,軍事素質隻求過得去,絕對不行,必須過得硬,否則你說話就沒底氣。”
這名老士官送給張碩一本《紅八連故事集》,書上記載了63個浸染著烈士鮮血的故事。燈下,張碩一頁頁讀過去,心裡溢滿感動,其中一組數字更是讓他徹夜難眠:長征以來,八連先后有23名連長、指導員壯烈犧牲,有的甚至連一句遺言都沒有留下。為何主官犧牲得如此之多,答案是“在生與死的戰場上,主官常常是沖在最前面的那個人”。
這一數字,讓張碩認清了自己的責任,他在日記中寫道:“在八連當指導員,平時要豁出命來練,戰時要豁出命去打!”從此,這兩句話成了八連干部的名言。
從那以后,張碩起早貪黑刻苦訓練。年終考核,他不僅能熟練操作連隊3種主戰裝備、11種武器,而且幾十個大小課目全優,還一舉奪得軍區“優秀四會政治教員”比武第一名,被評為“全軍優秀政治教員”。
這樣的黨員干部,誰不佩服!其實,八連的所有黨員干部都和張碩一樣棒。
打開訓練成績統計表,記者發現,八連7名干部7個全能,且人人能操作一體化平台,人人熟練掌握4種以上連屬武器,人人軍事訓練等級評定優秀,人人是專業技術能手,人人有一技之長。“7個支委7根梁,29個黨員29根樁。”這是戰士們對黨員和干部的最好褒獎。
近10年來,八連出色完成中俄聯演、抗洪搶險等40多次急難險重任務,57次受到上級表彰。(劉建偉 杜善國 向勇 聶豐)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