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時效出實效,思想引導需要及時把握戰機
“家常飯”魅力在於“就地取材”
在古田會議紀念館,一封毛澤東寫給中央的信讓人心生感慨:“中央的意思已完全達到。惟黨員理論常識太低,須趕急進行教育。除請中央將黨內出版物寄來外,另請購書一批……我們望得到書報如飢如渴,務請勿以事小棄置。”
無論是信息閉塞的年代,還是信息如潮涌的今天,都需要正確及時的思想引領。
今年3月,官兵普遍關注馬航MH370航班失聯事件。有戰士在政工網上議論:“總說我們綜合國力強大了,為啥這麼大一架飛機就是找不到?”“紅色尖刀連”指導員王俊立即搜集相關科技知識,挂在政工網上,及時消除了大家心中的疑惑。
時代的節拍越來越快,人的思想也在不斷變化。對思想政治工作者來說,每一個時事熱點、每一次思想變化都是戰機,隻有抓住戰機快速回應,才能把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某團野外駐訓期間,由於交通不便、天旱少雨,新鮮蔬菜、水果保障困難,戰士中逐漸傳出了牢騷話。“餐桌上的負面情緒,一旦蔓延開來,必將波及到訓練場。”指導員梁曉烽發現問題苗頭后,立即召集干部骨干開會,琢磨出一個頗有創意的辦法:安排戰士代表輪流當“炊事班長”,要求他們立足現有條件改善伙食。
連續兩天,梁曉烽拿著DV泡在炊事班,跟在“炊事班長”后面拍下他們急得抓耳撓腮的鏡頭,制作成一部微電影《班長難當》,在全連播放。體會到炊事班的難處,大家很快就心氣順了。
基層連隊解思想扣子的速度有多快?記者在某裝甲團野外駐訓地看到這樣一幕:六連最近接連受領幾項重要任務,官兵白天晚上連軸轉,士氣有些低落。為了給戰友鼓鼓勁,大學生士兵王雲智連夜寫下一首詞《滿江紅》:“虎山亮劍,聞令動,兵車馳騁。狂風嘯,劍指強敵,赤膽忠誠……”指導員黃紹文看了連聲叫好,拿起抹布在黑板報右上角來回一擦,騰出一塊空地,填上這首詞。第二天一早,官兵們就分享到了這份“精神早餐”。反觀有的連隊,一份教案講幾年,一期板報擺數月,一個節目來回演,即便有了政工網,網頁內容也長期沒有更新,官兵怎能不出現審美疲勞?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更新的是在太陽下生活的我們和我們的生活。生動的實踐,火熱的生活,豐富的內心世界,這就是我們要接的地氣,這就是政治工作的廣闊舞台。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