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18歲的蔣佳冀在成都市第五中學高中畢業前參加招飛時,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成績位列年級前8的他,正考慮報考西南交通大學或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什麼專業。
聽說空軍和民航同時招飛,“視力特別好”的他好奇地去試試,沒想到兩邊都通過了,還獲得了四川省100余名通過招飛的應屆高中生心理品質測評名列前茅,民航率先把他納入招收名單。
是到民航還是到空軍?隨后的一天,當物理老師的母親和他一起填高考志願,在用拼音輸入法打他的名字時,倏然發現“蔣佳冀”和“殲擊機”的拼寫竟完全一致:“蔣佳冀——JJJ——殲擊機。”
“兒子,報空軍!”兒子降生18年后才發現的“驚天契合”,讓母親堅信高大帥氣的兒子就是為空軍殲擊機飛行員而生,堅信兒子命中注定該走這條路。“我也想開戰斗機!”1999年8月,開朗陽光的蔣佳冀滿懷向往,放棄民航的優越條件,穿上了軍裝,躊躇滿志地步入了空軍某飛行學院。
從那一天起,他拼命磨練自己,心裡把定一個清晰的目標:“飛戰斗機!”
從預備學校到航校,他事事沖在前面,所有飛行課目都第一個單飛。2004年7月,他婉拒教員“留在飛行學院當教員”的邀請分到成空航空兵某團,圓了母親和自己的“殲擊機”夢,還在同批戰友中第一個改了長機、當了中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