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典型>>空軍“金頭盔”飛行員蔣佳冀>>故事集
人民網>>軍事>>正文

我是在表揚中成長起來的

2015年01月12日00:00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手機看新聞

飛天路艱苦崎嶇,隨時面臨淘汰。但自信倔強好學的蔣佳冀卻在同批戰友中,所有科目、改裝所有機種均第一批放單飛。

“自由空戰的戰術動作堪稱教范。”一名觀看過他對抗視頻的資深飛行員評價。而不論他的教員、同批戰友,還是師、團領導都認為:“他極富飛行天賦”。

“我是在表揚中成長到現在的。”蔣佳冀自信地坦言。他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升空飛行,是2001年9月。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他進行了整整兩年的准備。從1999年剛入航校時的“魔鬼式”身體礪練,到航空理論的系統學習,從地面准備到機場實習。當這一天真正逼近時,這名始終想盡快飛天的年輕人心情復雜,期盼中蘊含著興奮,還夾雜著些許恐懼。那天,教員魏文起帶著他駕馭著初教機,進行了平生第一次飛行。當飛機呼嘯著躍上雲天的時候,隨著教員的動作,他一會兒被甩到座位右邊,一會兒被甩到座位左邊,心裡直打鼓:“飛機扣過來的時候,我會不會掉出去?”

“我給你做個俯沖”,正想著,魏教員邊說已經邊動作起來,蔣佳冀的心一下揪了起來,不知道失重的感覺到底有多難受。當動作完成時,他頓時鬆了口氣,從心裡覺得“也不過就這麼回事”。捅破了“想象的恐懼”這層窗戶紙,他按照教員的指導,開始主動照葫蘆畫瓢做動作。在空中的二、三十分鐘裡,學看地標、學著做轉彎、俯沖……

飛機降落時,教員由衷地稱贊:“好!有天賦。”

一次次表揚,不僅讓蔣佳冀更加自信,而且更加不畏挑戰,把每次任務都當成展現自我的機會。嚴格帶飛后,他們這批飛行學員面臨放單飛的嚴格考核。當時,航校有個姓曲的飛行技術檢查主任,因對學員要求嚴格,很多學員在他手下慘遭淘汰,學員們私底下給了起了個外號“曲一刀”。 蔣佳冀放單飛的第二個起落恰恰安排跟他飛,大家都認為他抽了個“下下簽”。然而,“從來不怕跟領導和教員飛”的他,按照精心准備飛下來,就以嫻熟的動作征服了曲教員。飛機著陸后,“曲一刀”竟情不自禁地大聲夸獎:“飛行天才!好!沒問題!”

教員們的鼓勵,給了這個原本就樂觀陽光的年輕人強大的信心。每個科目都是在大綱最低標准放了單飛,所有科目都是同批第一批放單飛。他的代號,一時間在航校成為優秀和天賦的象征。

而蔣佳冀自己明白,別人看著自己仿佛沒多用功,其實自己最獨到之處是愛學習、愛思考、愛請教、愛檢討。遇到飛行難題隨時隨處請教,從不怕別人笑話,從不讓飛行問題過夜。每天晚上睡覺前,喜歡獨自把一天的飛行情況在腦子裡“過電影”。他堅信,飛行是探索的科學,老教員們傳授的是多年飛行經驗,因而一方面擅於吸取別人成功的經驗,一方面加入自己的科學思考,少走了很多彎路。這習慣一直延續到新型戰機改裝,一直延續至今。

2007年5月的一天,教員蓋利偉帶蔣佳冀進行新型戰機改裝的首次飛行。和二代機相比,新型戰機的駕駛杆重,駕駛時手要往前伸,需要用很大勁,第一個架次下來,還沒找到竅門的他手都是抖的,但心裡充滿著成功的喜悅。時隔不久,蔣佳冀作為第一個放單飛的新員飛行,漂亮降落時,在塔台指揮飛行的時任師長黃國顯情不自禁地高喊:“蔣佳冀,飛得好!”

“優秀飛行員都是表揚出來的”。蔣佳冀在飛行過程中深刻感受到。因而,他當大隊長后開始帶新員改裝新型戰機時,也始終堅持表揚鼓勵為先,但也時時告誡年輕飛行員們,表揚的背后是自己的努力、琢磨和汲取。

分享到:
(責編:邱越、閆嘉琪)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