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典型>>空軍“金頭盔”飛行員蔣佳冀>>故事集
人民網>>軍事>>正文

好一雙“鷹眼”!

2015年01月12日00:00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手機看新聞

“好一雙鷹眼!”領航科長李濤評價蔣佳冀不僅戰斗作風凶猛,而且目視能力極強。

“先敵發現、勝敵一半”,目視發現能力在空戰中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從超視距空戰到近距空戰的過渡過程中,眼睛成為“最重要的雷達”,一旦發現不了目標,戰術動作選擇就失去依據,機動規避就十分盲目,這時誰先發現目標,就掌握了空戰的主動權。蔣佳冀憑借著自己的“鷹眼”屢屢在對抗中搶得先機。

絕技背后有一套科學的訓練方法。“如何提高目視發現能力?”這是蔣佳冀帶教新員時,大家常提出的問題。他多次請教經驗豐富的老飛行員,收集到一些“練眼”招數和實戰方法:比如睡覺前尋找在天花板點上小點,訓練弱光條件下發現能力﹔空戰中,盡量採取順陽搜索,使本機處於目標和太陽之間,避免陽光直射……但是,這些經驗缺乏系統性、科學性,有的辦法甚至“隻可意會不可言傳”,難以大范圍推廣。

如何形成一套系統的訓練方法呢?

在一次查閱資料中,蔣佳冀看到了一篇關於眼部構造的文章。茅塞頓開,“從眼部生理規律入手,一定能找到科學有效的‘練眼’方法。”

隨后,蔣佳冀和副大隊長蔣世光請來醫科大學的眼科專家,詳細了解了眼部基本構造、功能特點,並結合職業特點,制定了系統的目視搜索訓練方法。

經過學習研究后,他們了解到受生理條件限制,人的視野感覺目標到辨別目標需要1秒鐘,採取行動又需要2-3秒。激烈的中距轉近距對抗中,飛行員一邊要大載荷的機動抵抗過載導致的黑視、紅視,一邊要考慮計算大量的數據信息,還要搶先發現對手,這時戰機在肉眼中不過是黑灰色的小點。蔣佳冀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目視發現能力不只是簡單的裸眼發現能力,更要結合獲取分析信息能力,必須充分尊重科學規律,用數據說話。

為了能夠快速確定目標方位,蔣佳冀和戰友們根據眼睛正中視場長而窄,周邊視場寬而短的對焦特點,總結出一套目視發現辦法。他還在大隊開展“鷹眼比賽”,充分調動飛行員積極性,讓大家在平時生活中摸索簡單易行的鍛煉方法。

很快飛行員們總結出了一套訓練辦法:乘車時透過車窗閱讀招牌廣告、路牌訓練發現橫向動體發現能力﹔閱讀寫上小字的跳動網球訓練縱向動體發現能力﹔閱讀快速的翻頁雜志中文字的訓練瞬間發現能力…… 

分享到:
(責編:邱越、閆嘉琪)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