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蔣佳冀被任命為飛行一大隊大隊長,他的工作重心,更多地聚焦在新飛行員改裝訓練上。
“我要帶的不只是會飛的普通飛行員,而是會打仗的飛行員。”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他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新員帶教理念,創造性地探索“強基礎,學戰法,摳戰術,融原則,入體系”的“新員改裝飛行五步訓練法”,針對新員技術和個性等差異,因人而異制定計劃,著眼實戰從難從嚴訓練。
每個細節都不打折扣
蔣佳冀聽許多空軍飛行專家介紹過外軍飛行經驗,知道外軍飛行員飛行訓練強調自由隨意、靈活變化。但他堅定地認為,先打牢基礎,才能隨意創造﹔隻有把基礎性能發揮好,才能達到戰術性能。
在組織新員基礎訓練時,他要求把每個細節做到極限。從地面准備到飛行卡片制作,從地面協同演練問答到飛行中各種儀表的保持,包括飛行實施階段的高度、速度、航向都爭取飛到極限,即高度一米不差、速度一公裡不變、常見偏差不能有,一招一式都要練到極限,每個飛行架次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打基礎時全身心投入,感覺到最累,把習慣性的動作形成本能,后面飛戰術就會很輕鬆。”這是他的經驗之談。
在長年的飛行訓練中,蔣佳冀一直關注細節,他要求新員必須做到,每天必須自主研究分析一個特情或事故案例,必須堅持“三個一遍”:上飛機前預想一遍、下飛機后總結一遍、晚上睡覺前“過電影”一遍。
飛行結束,他會把飛參數據,包括空中動作完成情況、偏差大小等做成圖表,以曲線形式展現每個人的飛行過程和成長。其后,在個人自主技術研究的基礎上,全大隊人員共同研究補充,讓每個飛行員都融入自己的想法,防患於未然,之后完善到大隊的《技戰術講評本》中,以讓后來者學習借鑒。他帶領大家完善的資料,還包括安全預想、飛飛整整等,指定專人負責,定期檢查督促。
蔣佳冀2011年帶飛新員時,要求他們必須修正,盡量做到沒有偏差。跟他飛時,他會在后艙隨時觀察你的飛行狀態、注意力、數據修正,隨時嚴厲指出問題。飛行任務結束后,通過飛參判讀數據偏差、教員反映,科學判斷每個人的極限,以便今后有針對性地訓練。
大隊長王體舉了一個例子。蔣佳冀在帶教他們時始終強調模擬機的訓練質量,強調每個動作操縱動作的精確性。按大綱要求,導彈性能允許有×公裡誤差,他卻要求沒有誤差。2012年剛完成新機改裝的他們,首次參加空軍體系對抗演練時,按照平時訓練時的要求飛行,飛參判讀誤差往往在1公裡之內。
許亞軍,是蔣佳冀帶教生涯的第一個徒弟。2011年3月,在進行夜航改裝訓練時,遭遇了戰機一側發動機停車特情。在指揮員的准確指揮下,他憑著扎實的飛行基礎,沉著冷靜駕機安全著陸,成功實現了夜間戰機單發著陸。
“假想敵”無時不在
新員帶教的傳統做法是先學戰術,教戰術動作。蔣佳冀認真總結自己改裝時的經驗教訓,感到自己當初學戰術動作時,僅僅就是單純學動作,因對實戰環境理解不深刻,根本不清楚每個戰術招式什麼時候用,以致於后來參加實戰時,還不知道什麼時候用哪個招式打。
怎麼把打仗意識盡早貫穿到改裝訓練中?在帶教新員飛基礎科目前,蔣佳冀就提前灌輸實戰理念,引導新員們不自覺地思考戰術意義﹔戰術科目改裝訓練中,始終注重設置“假想敵”,從能量、角度、高度等方面,講解每個戰術動作的實戰意義。“假想敵無處不在。不是為了飛而飛,而是為了今后打仗。”他思路清晰。
帶飛過程中,戰法研究時,沒有執行過實戰任務的新員,很難想象瞬息萬變的空中態勢。蔣佳冀便給他們講述自己參加對抗空戰的體會和戰斗過程,組織集中觀看他自己親歷的經典實戰視頻,邊看邊講解態勢與戰法﹔還請參加過自由空戰的其他飛行員給大家分析講解經典動作。他自己帶領新員分析空戰動作,把改裝訓練的特技動作放在一起分析意義何在,講解效果好的動作是練特技裡哪個動作才能實現的,注意怎麼操縱才能在實戰中用得好等等。參加金頭盔爭奪戰回來,他將自己發現和總結出的空戰中運用戰法的原則,都無私地傳授給新員。比如,中距機動后搶攻的意識,特別是實戰理念。
飛行時,則在空中現場示范動作量、角度、速度,讓新員感受到極限。他第一次帶教新員、現飛行大隊長馬俊做某機動動作咬尾時,馬俊感覺莫名其妙就滾到后面了,激發了他的強烈的求知欲望,當場要求蔣佳冀再示范。“通過理念灌輸和經驗介紹,把改裝訓練提前提高到戰術層面。”這正是蔣佳冀想達到的目標。
改裝過程中便把戰術研究貫穿進去,加快了新員從飛行員到戰斗員的成長進程,縮短了從不會到學習,從掌握到獨立執行任務的周期。2012年6月,他帶教的新員剛剛完成戰術課題改裝訓練,就有超過一半的人立即執行空軍體系對抗演習任務。當年11月,剛完成戰術應用提綱訓練的許亞軍,便作為師尖子選手,參加了空軍第二屆金頭盔爭奪戰。戰斗中,他不畏強手,連勝兩局,榮獲了空軍“優秀空戰飛行員”,還榮立了三等功。執行任務后,從中隊長直接提升為大隊長。
有人說,他的帶教質量和他取得的榮譽帶來的戰斗氛圍密切相關。蔣佳冀承認:“不願意讓大家把焦點集中在榮譽上,而是實戰技能提高上。”
2011年12月,他帶領大隊9名新飛行員赴西北實彈打靶。針對他們首次進行新戰機實彈打靶的心理和技術實際,他結合自己的經驗和摸索的操作要領,與他們分析發現、瞄准、射擊的過程,研究精確打法。所有新員均一次升空、首發命中,大大提升了大隊技戰術水平。新員改裝周期大幅縮短。。
在蔣佳冀擔任大隊長期間,大隊黨支部先后被師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被軍區空軍評為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大隊先后榮獲師先進基層單位、依法從嚴治軍先進單位。
縮短抵達戰場的距離
“新員改裝過程中就灌輸作戰原則,改裝一結束馬上能執行體系作戰任務。”這是蔣佳冀的新員帶教目標。但他認為,讓飛行員改裝完成就能走上戰場,需要師團甚至更高級單位組織實施。就如空軍體系對抗、各種綜合性演習演練和更高層次的演習行動。
因為,隻有通過縮短抵達戰場距離的實戰行動,新員們才能把在地面學習研究的作戰原則、戰術戰法,在實戰中進行靈活組合和實踐校驗。
2014年,師裡組織與駐地陸軍高炮團試飛驗証,在東南沿海駐訓時,又利用前沿部隊先進武器,論証之前在地面想象的各種戰法,蔣佳冀認為收效顯著。
目前,蔣佳冀帶出的14名飛行員均成為飛行骨干,個個都是執行重大任務、戰法訓法創新的尖兵,他帶過的新飛行員有7個大隊長,4個副大隊長、3個主任。某新機團的3個大隊長,3個副大隊長,3個主任都是他帶出來的。新員許亞軍因成功處置重大特情榮立三等功,2013年被師評為優秀飛行人員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