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2015年1月13日刊文稱,1130型多管近防炮被証實是先前“1030”近防炮的最新改進版。1130炮裝有11個炮管(比1030型多一個炮管),2個彈艙。一次能夠鎖定40多個目標。最大火力為每分鐘10000發,即每秒166發。這種自動化武器受雷達控制,在軟件的控制下,可以自動向來襲目標設計。這種功能和20世紀70年代開發的美國密集陣系統類似。經過多年的完善,1130炮彈藥是1030型的5倍多。因為其體型、重量和力量需求,1130炮隻能搭載在航空母艦和驅逐艦之上,完善了艦載防空體系。
文章稱,1130炮於2011年首次亮相。當時中國的遼寧號航母曝光,航母上至少安裝了兩部1130近防炮。實際上,1130炮由1030炮發展而來,而1030炮則是730型和630型炮的升級版,目前1130炮是該類近防武器最新也是最強大的版本。其作用是隻要來襲的反艦導彈、飛機和其它武器飛近軍艦,近防炮就會迅速瞄准並用30毫米口徑炮彈將靠近的飛行器擊落。實際上,在2011年亮相的遼寧艦還裝載了4部FL-3000N反導導彈系統。FL-3000N反導導彈類似於美國的“拉姆”反導導彈系統,但比拉姆導彈小,FL3000N最大射程為9000米,能夠對來襲導彈進行半路攔截。
盡管目前近程反導防御系統越來越偏愛導彈。比如在美國過去的十年裡,密集陣系統中20mm口徑炮反導系統就頻繁地被“海拉姆”導彈所取代。 有趣的是,海拉姆系統和密集陣系統安裝在同一平台上,只是將近防炮換成了11枚RIM-116導彈。海拉姆系統被廣泛應用在美軍各級別艦艇中,但是每枚海拉姆導彈成本約45萬美元,這至少是FL-3000N導彈的一倍之多,和近防炮的花費比,更是昂貴。
目前大多數現代航母能搭載的艦防武器就是諸如1130型近防炮和FL-3000N的反導彈系統,他們構成了航母最后一道防線。(實習編譯:孫潔瓊 審稿:范辰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