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中國今年閱兵首次有外國首腦參加說法系以訛傳訛

2015年01月28日08:13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2015閱兵外國首腦參加並非首次 系以訛傳訛!

1月26日,人民日報微信號發表題為“中國今年為何要大閱兵”的文章,被外界認定為官方媒體首次確認今年大閱兵的消息,此前,此次閱兵還被譽為“首次有外國首腦出席的閱兵儀式”。通過梳理歷史資料,《環球時報》記者發現,從1949年至2009年舉辦的14次閱兵儀式中,外國首腦出席大閱兵儀式至少有過兩次先例。

中國將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而舉行的閱兵儀式,非“首次”無以成歡的媒體這次的發現是“首次出現外國首腦參加閱兵儀式”。實際上,《環球時報》發現在歷史上至少有兩次在國慶閱兵儀式上有外國首腦出席。

1月26日,人民日報微信號發表題為“中國今年為何要大閱兵”的文章,被外界認定為官方媒體首次確認今年大閱兵的消息。

從有限的信息中,此次閱兵有兩大特點,除了打破“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的規律之外,還被譽為首次有外國首腦出席的閱兵儀式。

通過梳理歷史資料,《環球時報》發現,從1949年至2009年舉辦的14次閱兵儀式中,外國首腦出席大閱兵儀式至少有過兩次先例。

1954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5周年的紀念日。前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委員赫魯曉夫受邀出席閱兵儀式,到天安門觀禮台觀禮。與此同時,還有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及其它國家領袖。

1959年10周年慶典時,赫魯曉夫(前蘇聯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蘇斯洛夫(前蘇共中央書記)、胡志明(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諾沃提尼(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金日成(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澤登巴爾(蒙古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等首腦人物受邀出席觀看閱兵儀式。

據外交部門公開資料顯示,當年前來觀禮的外賓有1981人,上天安門城樓的有292人,而包括中國領導人和外賓在內的主席台人數也達到80人。

外交部前禮賓司代司長魯培新對《環球時報》確認,歷史上國慶慶典日有很多國家首腦人物出席。同時,他分析,對於2015年“首次有外國首腦參與閱兵儀式”有另一個理解角度:首先是這次閱兵時間沒有在10月1日;其次,往年的國慶慶典日的活動都是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純粹的閱兵儀式我國以前是沒有舉辦過的。

實際上,邀請外國外賓觀禮從1949年開國大典就開始了。1949年10月1日,時任前蘇聯駐華總領事、駐華最高長官齊赫文斯基受邀觀看開國大典。1952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3周年的慶祝典禮,正在我國訪問的蒙古人民共和國總理澤登巴爾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看閱兵儀式。

1955年4月的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邀請世界各國人士“來看看中國”。因此,邀請外賓觀禮成了重要的外交策略。 外賓觀禮主要在兩個場合,一個是上天安門城樓,另一個是觀禮台。

魯培新向《環球時報》表示,“上城樓是最高規格的外賓禮遇,這個的選擇是各個代表團的團長,一般都是由總統、總理擔當。此外還有一些國外知名人士,這個的選擇主要就是出於一些政治考量。”

出於政治考量最好的例子是,1970年國慶節的天安門城樓上,出現了一位美國人,斯諾。他是第一個採訪中共領導人的西方記者,也是第一位在文革期間進入中國的西方記者,更是第一個被邀請登上天安門城樓的美國人。

在歷史發展的縱軸線上,能登上天安門城樓進行觀禮,他們的共同點是,對中國態度友好,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總體看來,亞非國家的領導人比較多。長期居住在中國的柬埔寨太皇諾羅敦 西哈努克是登上天安門城樓最多的國際友人,他曾於1964年、1965年、1970年、1984年,2009年登上天安門城樓進行觀禮。

在最近一次的國慶慶典日上,根據新華社對2009年國慶大閱兵的報道,當年登樓觀禮的外國人有:柬埔寨太皇諾羅敦 西哈努克和太后莫尼列 西哈努克、納米比亞前總統努喬馬、聖馬力諾前執政官泰倫齊、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

城樓下紅色觀禮台同樣是外賓的一個重要集中場所。能登上這裡的外賓主要分為幾個方面:一個是常駐北京的外國使節及夫人;一個是各國使館的武官及夫人;第三個就是各國家代表團的隨團人員。(郭媛丹)

分享到:
(責編:張瑤(實習)、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