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漢和:中國殲31戰機機動性不足 爬升動作費力

2015年01月29日09:08  來源:環球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漢和:殲31隻能和韓國比 要是真強就該公開性能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1月25日文章稱,雖然中國認為其FC-31(殲-31)戰斗機將能夠抗衡美國F-35戰斗機,但這種戰斗機可能會存在機動性不足的問題。文章稱,通過FC-31最近在珠海航展上的飛行表演來看,FC-31在空中轉彎的過程中,升力系數不是非常好,爬升動作看上去十分費力。巨大的垂直尾翼和小的主機翼表面表明其設計似乎沒有過多地考慮噴氣式戰斗機的有效升力。

文章稱,在一檔採訪節目中,中國人“吹噓”FC-31的設計目標是上天后就能擊落對手(當時這段談話的焦點是FC-31與F-35的對比)。整段視頻都在探討發展“民族工業”和建立“祖國”的航空工業。

來看看《漢和防務評論》如何看待上述談話。先來說說FC-31最近在珠海航展上的飛行表演。第一印象讓人有些吃驚。在此不談論FC-31裝配的RD-33 S1發動機冒出滾滾黑煙如何會影響戰機的隱形性能。

記者對FC-31的印象是機動性不足。FC-31在空中轉彎的過程中,升力系數不是非常好,爬升動作看上去十分費力。巨大的垂直尾翼和小的主機翼表面表明其設計似乎沒有過多地考慮噴氣式戰斗機的有效升力。

那麼,FC-31的最大攻角是多少?蘇-35的最大攻角接近90度!

FC-31在飛行表演時達到6G了嗎?它的轉彎半徑是多少?

到目前為止,西方國家或者日本沒有一家專業的軍事雜志評論FC-31擁有杰出的機動性,或者FC-31擁有在空中擊落F-35的能力。

為什麼中國人沒有看出西方國家以及俄羅斯的設計者們第一眼就看出的問題?

如何才能知道一架噴氣式戰斗機在實際作戰時能不能在不實際交戰的情況下就擊落別架戰機?戰爭非勝於言,而勝於行。“行動”意味著需要名副其實的技術和雄厚的資金投入的真正實力。此外,文章希望借此機會談談西方國家的武器設計者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

來看看下面的對話:

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問俄羅斯空軍總司令澤林:“T-50/FGFA是否能夠與殲-20對抗?”他的回答是:“對峙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了!”

記者在印度航空展上向F-35的設計團隊提問。他們的回答是:“這簡直是不可能的。我們受到的培訓與教育跟他們不同,而且材料應用技術也截然不同。”

來自俄羅斯、歐洲、美國、日本的武器設計者們都沒有對他人的產品作出負面的評價,或者至少表面上是如此。記者就殲-20和殲-31的問題屢次咨詢了“米格”戰斗機的設計團隊,每次他們都表示:“祝賀他們……”。關於他們對中國新式戰機的個人評價,他們總是強調由於可掌握的信息很少,所以他們並不是很了解。他們要求記者不要公開發表他們的言論,指出這純屬私人談話和思想交流。

就他們自己的產品而言,上述武器設計專家們絕不會公開表示他們的產品是最棒的。例如,無論何時記者採訪俄羅斯的雷達設計者,他都隻談論事實,隻提及他們產品的技術參數。

在採訪中,美國的設計團隊也表現得十分謙虛。一位武器設計者應該隻使用數據來說明事實。如果中國對FC-31如此自信,就應該將更多的信息公之於眾,就像F-35一樣。

至於中國的武器設計者擔心F-35造價太高,許多國家買不起,這似乎用不著擔心。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直在與韓國及印度尼西亞合作研制四代半FK/I-X戰斗機。現在新戰機的設計工作已經進入最后階段,要求戰機的超音速巡航速度達到1.3馬赫,復合材料的使用最少達到30%。設計中還採用了3D打印技術。盡管如此,美、韓、印尼三國的專家均重復強調,這只是四代半多用途戰斗機,並非第五代戰斗機。

中國的專家在進行小組討論時還提到了他們在設計FC-31時已經實現了巨大的成就,包括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應用了計算機,沒有使用任何藍圖紙等等。如果記者沒記錯的話,自上世紀90年代起,蘇-30和蘇-35系列戰機的設計工作就已經進入計算機時代了,所以隻能與韓國的FA-50相比。

最近,記者試圖從神學和宗教的角度分析西方人的精神世界。清教徒通過努力工作追求更好生活的強烈動機似乎是需要執著追求完美的任何形式的工作的根本動力。“原罪”至少從表面上是歐洲人和美國人謙虛的思想根源。(知遠 北風)

分享到:
(責編:張瑤(實習)、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