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拍攝到1架以黃綠色底漆狀態試飛的殲-10B戰斗機,該機機頭刷涂的“51”編號和垂直尾翼上“1051”編號引起了不少軍迷的好奇,在此前出現的殲-10B戰斗機中,並未出現過類似規律的編號。
人民網北京1月30日電 (邱越)近日,網友拍攝到1架以黃綠色底漆狀態試飛的殲-10B戰斗機,該機機頭刷涂的“51”編號和垂直尾翼上“1051”編號引起了不少軍迷的好奇,網友推測這是新款殲-10C戰斗機。軍事專家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若網友猜測屬實,該戰機應是殲-10戰斗機的深度改進型。若能將殲-20的全數字化操作系統安裝在殲-10上,並加裝相控陣雷達,可使其作戰能力提升50%-60%,但即便如此,殲-10成為航母艦載機的可能性仍不大。
與之前試飛的殲-10B相比,近日網友拍攝到的這架新機的機背上和機頭下方都多出了一根天線,因此有軍迷推測該機換裝了新型的航電系統。
杜文龍認為,若網友盛傳的殲-10C真有其事,應該是殲-10系列的深度改進型,或許還會實現局部隱身。目前的殲-10隻有空戰型,今后殲-10若改裝成電子戰飛機,憑借其優雅的氣動外形和敏捷的機動性能,可進行伴飛掩護,使戰機編隊作戰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
據尹卓介紹,一型戰斗機的壽命一般在25-30年,期間要進行多次小改和一次大改。此次殲-10大改后性能可能產生根本性的改變,比如從模擬操作變成數字操作、從機械操作變成電子操作。“殲-10目前已經非常成熟,且殲-20的全數字化操作系統完全可以挪到殲-10上使用,若有作戰需要還可以換上主控相控陣雷達,導彈也可以升級。如此,其作戰能力可以提高50%-60%。”
“殲-10今后一定會走多用途化的道路,並且它也具備這個能力。”尹卓說,殲-10若加上主控相控陣雷達,以及全數字化的飛控系統和綜合航電系統,便由三代機變成三代半飛機。今后還可以使用復合材料增加其隱身性能,並且加裝武器,以增強其對海對地的攻擊能力。
在談到殲-10是否可能登上航母,成為航母艦載機時,杜文龍表示,作為陸基戰斗機,殲-10非常優秀,但從基本氣動外形和武器結構來看,殲-10體型偏小,具有作戰靈活的優勢,但也存在載彈量小、航程和作戰半徑較小的問題﹔此外,殲-10是單發動機戰斗機,一旦空中出現特情很難自救或著艦,所以殲-10上艦的可能性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