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彪和女兒龔璇在成都市“七中八一”學校參觀。 張 放攝
1月下旬,在四川南充老家休假的西藏軍區那曲軍分區干部龔彪專程趕到成都,准備托人為孩子爭取一個重點中學就讀名額。可讓他感到驚喜的是,女兒龔璇進重點中學不用費任何周折——帶著女兒到成都“七中八一”學校實地了解后,他決定讓下半年上高中的女兒來這所省級重點中學就讀。
不久前,國家三部委和總政總后聯合印發了有關文件,軍隊子女學校原則上將移交地方辦學,進一步加強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成都軍區與成都市將根據這一文件精神做好相關工作,讓邊防軍人實現子女就讀高質量學校的心願。
龔彪在西藏服役22年,對生活在內地女兒的教育愛莫能助。“常年駐守高原,虧欠孩子的多,想方設法也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教育環境。”眼看女兒馬上要上高中,龔彪決定將女兒從南充老家接到教育資源更豐富的成都,進入重點中學就讀。
其實,為解決西藏軍人子女入學難題,成都軍區幾年前就在成都設有專門供高原軍人子女就讀的子弟學校,包括小學和中學部,每年可為駐藏軍人子女提供近2000個就讀名額。但到子弟學校就讀的軍人子女並不多,原因是該學校教學水平相比地方重點學校較差,官兵們擔心耽誤孩子的教育。
高原軍人的后顧之憂牽動著成都軍區領導機關的心。軍區有關部門調研發現,當前社會優質教學資源緊張,把高原軍娃們全都送進重點中學不現實。2013年底,成都軍區與成都市委、市政府積極協商、多次論証后,最終達成協議,先行探索用地方優質教育資源提升軍隊子弟學校教學水平。在軍地雙方推動下,國家級示范高中成都市第七中學擔負起與子弟學校聯合辦學的任務,學校更名為成都“七中八一”學校,第七中學派出專業團隊按照名校標准對八一學校教學管理、課程設置、考核標准、配套設施等進行重新設置。學校校長和主要任課老師全部由第七中學校領導和資深老師擔任,學校原有教職工有計劃進行調整分流,逐步完成師資重組。成都市還結合雙擁工作,分批次為學校配齊現代化教學設備,每年劃撥30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教學保障,並為學校新增85個教師編制,教師工資、福利等由地方財政承擔。
僅僅經過一年多建設發展,成都“七中八一”學校師資條件和教學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去年學校高考錄取率較前年提升了23個百分點,順利取得省級重點中學資格,還與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簽訂了自主招生協議。
在走出學校大門的那一刻,龔彪對記者說:“國家和總部的好政策將進一步提高學校辦學水平,我們趕上好時候了!回到西藏后我會更加努力工作,也告訴女兒要好好學習,回報組織的關愛!”
點個贊
我們相信,在遙遠的雪域邊關,在寒風凜冽的冬訓場,官兵們讀到這兩則新聞時,心頭一定會暖流涌動:在忙訓練、守邊關顧不上家的時候,他們對“后院”的牽挂有人著想,他們對家人的虧欠有人彌補。有了這些愛,再遙遠的后方也不是愛到不了的遠方,再缺氧的高原也是充滿幸福的地方!
吐個槽
爸爸去哪兒了?這個去年流行的親子話題,對許多軍娃來說答案充滿了無奈和期盼,因為爸爸常常隻能在電話裡、哨位上、甚至在連他們都不知道的任務中。軍娃、軍嫂稱呼裡都有個“軍”字,軍人孩子上學、家屬就業不是簡單的家事,而是領導機關千方百計要解決好的公事,責無旁貸的大事!(張放 陳科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