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日本發射偵察衛星暗藏深機:搶佔第四戰場制高點

2015年02月17日07:06  來源:中國軍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為增強太空軍事實力,搶佔太空領域制勝先機,日本加大了軍事衛星研發力度,2015年2月1日發射了一顆備用偵察雷達衛星

制圖:蘇衍壘

熱點直擊

2月1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三菱重工業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使用H2A火箭發射備用偵察雷達衛星。這是今年日本推出新的《宇宙基本計劃》以來的首個大動作。日本在“現代化安全保障”的旗號下,提出在今后的10年將發射45顆衛星的宏偉目標,引起多國在安全上的擔憂。

一貫標榜“和平開發宇宙”的日本,放軍用偵察衛星“上天”的動機何在?日本的偵察衛星又有什麼“神通”?能派上什麼用場?

丟掉金箍 進軍太空

受制於戰后國際秩序與《和平憲法》,日本國會1969年制定了“宇宙開發非軍事原則”,禁止將衛星用於軍事。但在1985年,日本政府便提出“一般化原則”,認為可以開發衛星的“其他用途”。1998年,日本以監視朝鮮的導彈發射為由開發偵察衛星。為了繞開“非軍事原則”,日本將偵察衛星定義為“以確保國家安全、應對大規模災害為目的的圖像情報收集衛星”,並由文部科學省、經濟產業省、總務省等部門聯合開發,內閣情報調查室下屬的衛星情報中心控制,表面上不和軍事“挂鉤”。這種迂回戰術使“非軍事”原則淪為一紙空文。

安倍政府制定的新《宇宙基本計劃》,雖然仍打著“和平開發太空”的幌子,卻磨刀霍霍,接連突破太空開發禁區,強力推動軍用衛星研發,打造日本的太空堡壘。這次發射的備用雷達偵察衛星只是很小的一步棋,未來日本還打算將更多的太空科研項目和成果投入軍事領域,使偵察衛星系統同其他衛星系統結合,發展成為集測位、通信和情報收集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新衛星系統,將太空軍事力量的“雪球”越滾越大,從而實現自衛隊力量運用范圍的陸、海、空、天全方位跨越。日本搶佔“第四戰場”制高點的野心已昭然若揭。

“陰陽”雙眼 能察秋毫

日本的偵察衛星有兩種,均為5年壽命的低軌道衛星:一種是光學成像衛星,裝有望遠數碼相機,負責晝間偵察﹔另一種是雷達成像衛星,裝有合成孔徑雷達,負責夜間或能見度差的情況下偵察。每組偵察衛星由一顆光學成像衛星加一顆雷達成像衛星組成,這樣日本的太空“眼線”便可不分晝夜地工作,是名副其實的“陰陽眼”。

日本偵察衛星的“神通”體現在下列三個方面:

偵察能力強。評價衛星偵察能力有幾項硬指標:分辨率、拍攝角度、拍攝時間。光學偵察衛星由於安裝了多光譜遙感傳感器,既可拍攝黑白照片,也可拍攝彩照,目前分辨率達到41厘米。雷達偵察衛星雖稍顯遜色,分辨率也達到了1米。可謂“高天極遠目,毫末皆可了”。兩種衛星均裝有相控陣天線,姿態控制能力很強,調整拍攝角度非常便利,而且採用了先進的近紅外線發射器技術,實現了長時間連續拍攝。

通信技術優。衛星通信技術如果出現短板,則其他技術上的努力將付諸東流。為防止失泄密,日本的偵察衛星與地面站點之間採用密碼通信,更為尖端的量子密碼通信技術已逐步進入實用化階段。此外,由於目前各偵察衛星與地面站實行直接通訊,在信息處理上非常不便,而且電磁信號容易遭受他國發動的衛星干擾,日本打算開發光學數據中繼衛星,並擬於2019年發射。這樣既可以匯總各偵察衛星的數據,也增強了抗干擾性。

運行壽命長。衛星運行壽命的決定因素是電池。日本已發射的偵察衛星中,有些便因電池故障而提前報廢。新一代偵察衛星對太陽能電池進行了改造,解決了之前的電源問題,還實現了輕量化和小型化,延長了衛星的運行壽命。

宇宙間諜 用途廣泛

日本認為,偵察衛星是未來太空戰的主戰裝備、奪取外層空間控制權的“神器”,除了情報搜集、成像偵察、電子偵察外,還能發揮許多其他裝備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洋監視。《宇宙基本計劃》明確指出要“積極進入太空領域”,獲得“現代化的安全保障”,擴充和強化用於監視海上船舶和地面設施的偵察衛星的功能。目前日本的多星組網體制不僅覆蓋海域廣,而且可晝夜監視多個活動目標。毋庸置疑,衛星監視的對象就是“入侵日本領海”的外國船隻,特別是航空母艦。

導彈預警。要想監視和發現敵方戰略彈道導彈並及時發出警報,就需要建立衛星預警網。日本偵察衛星上的紅外探測器和攝像機可探測導彈在飛出大氣層后的紅外輻射,並進行跟蹤。所以,隻需兩組偵察衛星,便可實現全時導彈預警。

太空垃圾清理。太空垃圾是名副其實的“太空殺手”,目前有“兩大”難題亟待解決:一是數量龐大,數以億計﹔二是相對速度大,一般為每秒幾千米至幾萬米。由於高度、方向、速度不同,加之大氣密度高度復雜等情況,太空垃圾的運行軌道和具體墜毀地點都難以准確預測,必須通過偵察衛星對其進行實時監測。目前清理太空垃圾的技術手段有機械手捕捉、激光定位清除等,都要以偵察衛星為平台。日本自衛隊如掌握了這些技術,也就擁有了“清掃”掉其他國家在軌衛星的能力。

(陳宏達 作者單位:軍事科學院)

分享到:
(責編:張瑤(實習)、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