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武警交通部隊赴尼救災“五大金剛”:駕挖掘機絕壁作業

2015年05月11日15:33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西藏樟木口岸5月11日電 (汪巍 姚洪華)5月3日,新華社向世界發布中國武警交通救援大隊出征尼泊爾的消息后,中國、尼泊爾、英國、美國等各國媒體的鏡頭全部向這支隊伍聚焦。一路高歌、一路猛進,最引人注目的是推、挖、裝、運、破等各類大型救援機械設備,他們以頑強的斗志、精湛的技術展示著武警交通部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形象和實力。記者緊追這支隊伍,同他們一道披星戴月、早出晚歸,記錄了其中的“五大金剛”。

推——

姚本德:快速高效的拓路牛人

友誼橋頭尼泊爾立賓村的1公裡街道是清理難度最大的,滾石、衣物、房屋坍塌殘垣等應有盡有。5月4日11時許,救援大隊第一突擊隊隊長張繼鎖指揮搶修出初步通車道路后,推土機操作手姚本德立即跟進,對道路進行加固拓寬。

在烈日如蒸,腐臭氣息特濃的現場,姚本德戴起口罩,登上操作台,推、鏟、轉、退、進各個動作嫻熟自如,不僅動作麻利、不損壞路面,而且所過之處,幾乎都是如同笤帚清掃過一般干淨。

現場指揮員王堂功介紹,姚本德看起來像個大老粗,干起活來心特別細,是個眼睛裡面容不得沙子的人。在聶拉木搶通時,有4處彎道塌方點經過他的精修細鏟,硬是把4處路基平均拓寬了1.2米。

“前面先遣部隊把道路打通后,尼泊爾各類車輛迅速就動了起來,受災時沒車跑,現在車流量非常大。”姚本德告訴記者:“如果不把道路進一步拓寬弄平坦,就會給尼泊爾車輛出行和后續救災部隊前進造成很大影響。”

在姚本德的努力下,1公裡路段不到3小時,就已經休整得平平坦坦。同時,快速跟進大部隊作業處,時刻准備下一場戰斗。

挖——

張利雲:穿越絕壁的頂尖高手

“太好了,張利雲上去了!”

5月5日下午15點左右,搶通部隊在尼泊爾拉扎村的懸崖絕壁處受阻,大家都在擔心挖掘機操作手張利雲能否攀上這一險段之際,他一斗子就鏟了上去。

這一受災路段,下面是波濤滾滾的波曲河,內側是非常鬆散且直聳雲端的陡峭山體,處在上坡路上的堆積物,把80多米路基覆蓋的嚴嚴實實,狹窄的作業面,時而濺落的滾石,使整個現場充滿了危險的氣息。

“真不敢相信,中國軍人太令我們震驚了!”英國BBC媒體記者用比較標准的普通話說:“終於知道你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是怎樣快速打通西藏境內的公路了。”

張利雲利用挖掘機大小臂伸屈和履帶的硬抓功能,首先翻越到鏟斗夠到堆積物頂端的位置,從上到下依次清理,沿邊坡倒入河流的泥石,產生“轟隆隆”的巨響聲,久久在山谷回蕩。

“搶險救援,光憑技術還不行,必須得有不怕死的勇氣。”成功穿越這一險段后,張利雲同記者聊天時說:“在這絕壁上,雖然路基隨時可能垮塌,自己隨時可能掉下去,但我現在代表是中國軍人和偉大祖國,必須要讓別人看到我們不一樣的風採。”

裝——

羅永祥:協同作戰的黃金搭檔

記者在尼跟蹤採訪期間,發現凡是有多台機械配合作業處,就有裝載機操作手羅永祥的身影。

救援大隊政委黃惠軍說:“這小伙打配合戰挺在行,隻要能讓出一點點作業面,他就能跟著上去干,絕不會給前一台機械添亂、幫倒忙。”

5月4日上午10點20分,救援大隊第一突擊隊指導員張佔武,在政委黃惠軍的統一指揮下,正在組織部隊在達多巴尼搶通鄉村街道。由於道路兩側被房屋所擋,挖掘機清理堆積物沒有地方可倒。這時,正給羅永祥帶來了表功的機會。

“再裝,盡管多裝點。”挖掘機一邊往裝載機斗子裡填料,羅永祥一邊交代,恨不得一下子就把這處堆積物全部運走。

10點50分左右,房屋垮塌的堆積體口子逐步撕大,再次增加了一台挖掘機協同作戰。兩挖一裝,羅永祥盡管要倒退到后方100多米的地方倒料,但絲毫沒有給挖掘機操作手多少清閑時間。

據安全員陳金龍透露,羅永祥接觸機械時間並不長,但在這次抗震救災中,他在實戰中勤學苦練,不僅單打獨干的技術突飛猛進,而且還練就出了配合協同的過硬本領,令戰友們都刮目相看,在這次出國救援中,可真是給咱們長臉了。

運——

徐忠國:上門服務的移動油站

西藏拉孜至尼泊爾巴拉比西地區來回上千公裡的路程,油料運輸車駕駛員徐忠國9天跑了2趟。他不僅負責拉油工作,還要負責跑到各個施工點把所有機車的油加滿。這幾天大家一看到他就說“老徐上門服務來了!”

5月6日,記者乘坐他的車從尼泊爾立賓村一直跟到巴拉比西第6村庄,沿途施工點多,需要加油的機械車輛也多。

“老徐,來,給我們保障車加點油!”正在指揮機械給居民房頂清理巨石的交通三支隊參謀長張培生,一看見我們就開始打招呼:“真是太及時了,加了油讓他回去拉飯,下午還要去拆除幾間危房。”

從加德滿都趕過來的尼泊爾技術軍官JIT TAMANG由衷地稱贊:“你們支援我們,連油料保障都考慮的這麼到位,真是太了不起了!這條道路的斷通,對尼泊爾損失太大了,非常感謝你們。”

整整一個下午,雖然隻跑了30多裡地,但累計給6台機械、4台指揮車、2台保障車、1台醫療車進行了加油。徐忠國在車上告訴記者,一車大概能裝10噸左右的油,油罐是分開的,一邊是柴油,一邊是93#汽油,如果讓所有機車跑到我這裡加油,那太費時間,太影響救援了,所以自己雖然累點、苦點,但是能保障那麼多機械正常施工,自己覺得非常值得。

破——

趙文軍:專啃硬骨的鐵齒鋼牙

“趙文軍,把破碎錘開上去!”5月4日13點10分,普爾平橋往加德滿都約2公裡處,挖掘機在開挖過程中被巨石阻攔無法繼續前進,救援大隊第一突擊隊分隊長宋曉東迅即“換將”。

破碎錘,是借助挖掘機而使用的一種強力破石工具,將挖掘機斗鏟更換為破碎錘即可,也叫帶破碎錘的挖掘機。由於更換耗時、耗力,大型任務中,一般都將挖掘機與破碎錘單獨配置,確保隨用隨上。

一塊約有10噸左右的巨石橫亙在道路中央,趙文軍一聽說有“硬骨頭”啃,那真是渾身帶勁。這次破碎也許是老天照顧,下起了大雨,在破碎過程中不會岩灰飛揚,並且還能保護破碎鑽頭,雨水的濕滑作用,進一步加快了施工進度。大概過了30分鐘,趙文軍先后在巨石上打了7個通眼,成功攻破難關。

“這雨下的真好!”趙文軍滿臉的自豪和喜悅:“看,把這鋼牙還磨亮了。”

“一個多星期的搶險,每次遇到這些硬性任務,都是安排趙文軍負責把它拿下的。”宋曉東告訴記者:“初步估算,小趙在這次任務中累計成功破碎了20多塊巨石,為各類大型機械設備順利掘進創造了非常有利的作業環境。”

分享到:
(責編:婁楊宣(實習)、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