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湛江5月10日電 題:中國海軍南沙守礁官兵的甜苦人生
南沙群島氣候濕熱,又經常刮台風,因長期守礁吹海風,南沙守備部隊的赤瓜礁守礁戰士唐超患上了風濕疼痛,盡管這樣,每次有換班機會,他仍積極要求前去執行守礁任務。
高溫高鹽高濕多台風,是南沙群島的氣候特征。素有“太陽海”之稱的南沙,距離赤道隻有幾個緯度線,環境條件十分艱苦。中午最熱時,礁堡內的溫度可以高達60攝氏度。渚碧礁守礁戰士盧永蘭說,吹海風成了家常便飯,即使穿著體能服,仍能感覺全身濕熱難耐,不少官兵久而久之形成了關節炎、腰肌勞損和膽結石等疾病。
滄海孤礁,以礁為家。守礁戰士笑稱,在這裡要過“暴晒關”、“用水關”、“病痛關”、“暈船關”、“忍耐關”和“寂寞關”等多關。20多年來,一代代守礁戰士克服常人難以承受的艱難困苦,守衛著祖國的神聖領土,捍衛著那片晶瑩剔透的“海藍”。
“我們身在南海前沿,遠離祖國大陸。大家之所以能夠常年堅守,因為我們時刻都能感覺到,背后有強大的國家作支撐。”盧永蘭擦了擦那雙長滿繭的手,回憶起去年在渚碧礁的守礁生活。
“守礁的苦,主要體現為精神壓力大。”被選去南沙守礁的戰士,往往要經過嚴格的核查。到了礁上后,早上6時起床,然后在礁上進行訓練槍械操作、島礁防御演練,晚上還要輪流站崗值班,這就是守礁戰士們每天的作息時間表。
盧永蘭回憶道,南沙海域是台風多發區,每年都有數十次台風正面襲擊礁盤,不少守礁戰士都曾面臨生死考驗。他回憶,曾有個第一次守礁的新兵,暴雨晚上穿著雨衣帶著槍,站在渚碧礁上執勤。“那晚風浪很大,天上打著雷閃著電,但那個新兵依然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
“一些不明身份的船隻有時會跑到我們的礁盤附近騷擾。”盧永蘭說,為了守衛和維護這片祖國的海洋領土,有時候戰士們因此連續幾天幾夜都無法正常休息。
記者了解到,大多數南沙守礁官兵的心裡都覺得對家人有虧欠。盧永蘭稱,守礁軍人的家屬壓力都很大。因為官兵上礁后可能要幾個月才能回到后方。遇到家裡發生突發情況,也隻能到了換班后才能匆忙趕回家處理。
“遇到這種事情,心裡又著急又難過,但官兵們仍總是自覺選擇為國盡忠。”盧永蘭稱,上礁就是上前線,守礁就是守陣地,守衛南沙的戰士都有自豪感。在南沙守礁官兵心中,維護周邊海域的安全最重要,這是他們守衛南沙的心中的“甜”。
由於部分島礁比較小,受自然條件所限,鍛煉身體的空間就很小,官兵們隻能利用簡易的設備,每天做100個俯臥撐、100個引體向上、100個蛙跳等“五個一百”指定訓練動作,以保持體能。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現在南沙守礁官兵們無論是裝備條件,還是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盧永蘭介紹,過去剛守礁,住的都是高腳樓,現在都建起了礁堡,戰士可以在裡面種蔬菜,有時還會上網、看電影、看書和學樂器來放鬆一下。春節的時候,礁上的戰士還會一起表演文藝節目,搞些小比賽。
唐超眼下正准備去換班守礁,“在我們的心裡,最希望的就是國家變得更加強大。如果下輩子再當兵,我還要來南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