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美國海軍陸戰隊新型戰斗機已經在“大黃蜂”號兩棲攻擊艦上成功完成了80余架次的飛行任務,這是該機型首輪海上作戰測試的一部分。
六架飛機現在正在中大西洋沿岸進行白天與夜間作戰測試,這是該機型實現作戰能力(預計在今年7月)之前舉行的實地測試最后階段的第一部分。參與本輪測試的飛機分別來自海軍陸戰隊第121戰斗機中隊(駐扎在亞利桑那州Yuma飛行基地)、第501戰斗機訓練中隊(駐扎在南加州Beaufort基地)以及第22測試中隊(駐扎在北加州新河基地)。
這種多功能戰機擁有電子戰、情報、監視與偵察(ISR)以及動能攻擊能力,是海軍陸戰隊未來兩棲攻擊能力的關鍵。海軍陸戰隊航空兵助理司令員Jon Davis中將在觀看測試時表示,該機型將成為美國“危機反應部隊”的關鍵裝備。本輪測試從5月18日開始,將持續到5月29日。
Davis表示,海軍陸戰隊航空兵希望具備從位於全球任何地區的海岸線以外數英裡的兩棲作戰艦艇上快速起飛的能力。
除了基本的艦上起降外,試飛員還執行了作戰演習。在下一代機載傳感器技術的設計下,F-35進行了兩兩一組的空中格斗演練。
然而,維修與后勤人員在本輪測試中的收獲才是最有價值的,他們必須掌握聯合打擊戰斗機的保養與維修技能,這種機型比F/A-18“大黃蜂”戰斗機更大,比AV-8B“鷂”式攻擊機結構更為復雜。
在第501訓練中隊進行訓練的英軍中尉Beth Kitchen表示,這些技能包括從輪胎維修到引擎更換等一切在陸地上已經熟練掌握的技能,然而甲板的晃動、狹窄的空間以及必須將所有物體固定的要求使得許多程序變得復雜。
Kitchen以及她手下的維修人員目前正在執行零配件的裝卸測試,這些零配件包括賦予飛機垂直-短距起降能力的升力風扇、座艙蓋以及彈射座椅。測試的目的不僅在於確保維修人員得到正確的訓練並且能夠執行任務,而且還要記錄工作中遭遇的問題,這樣在飛機完全實現作戰部署之前還可以採取補救措施。然而Kitchen表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太多需要改變的地方。
事實上,關於該機型最大、最重要的問題,即有關F-35巨大的普惠引擎如何上艦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答。此前MV-22B“魚鷹”傾轉旋翼機已經將一具引擎運上了“大黃蜂”號,目前保存在該艦的維修機庫中。
這次成功的演練証明引擎可以放在“魚鷹”的貨架上,而不用擔心可能會降低該機操縱性能的超重與平衡限制問題。(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