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多管齊下 俄羅斯全力恢復太空軍事大國地位

2015年05月29日09:56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多管齊下 俄羅斯全力恢復太空軍事大國地位

  5月6日,俄羅斯航天局公布了2016年至2025年太空項目計劃,其中包括核動力發動機、載人探月項目,以及超重型火箭等一系列規劃。在此之前,今年4月,俄羅斯聯邦航天技術局科學委員會稱,俄羅斯計劃在2025年前投入40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發展各種空間任務。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俄羅斯急欲在航天領域有所作為,其背后反映的是俄羅斯要恢復傳統太空軍事大國地位的雄心。

  強大的太空軍事運用能力是俄羅斯強國之本

  實際上,從冷戰時期的蘇聯到今天的俄羅斯,正是依靠完善的太空軍事裝備系統和太空軍事力量體系所形成的強大太空軍事運用能力,蘇聯/俄羅斯才被視為僅次於美國的強國和大國。

  在太空軍事裝備領域,隻有蘇聯/俄羅斯建立了可與美國相媲美的軍用衛星體系。其中,在偵察衛星方面,其先后發展了“天頂”系列、“琥珀”系列、“薔薇輝石”系列、“阿爾康”系列成像偵察衛星,並將太空偵察能力由戰略應用向戰術應用拓展﹔在通信衛星方面,其先后發展了用於為戰略指揮機關和部隊提供通信保障的“閃電”系列、“子午線”系列大橢圓軌道通信衛星,用於為戰術部隊提供通信保障的“箭”系列、“信使”系列低地球軌道通信衛星﹔在導航衛星方面,其先后發展了“帆”系列海上導航衛星系統和“格洛納斯”全球導航定位衛星系統。在1982年的馬島海戰中,蘇聯利用“傳奇”系列海洋監視衛星偵察海上戰況,並將相關情況提供給阿根廷軍方,為阿軍擊沉“謝菲爾德”號驅逐艦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4年11月18日,《莫斯科時報》網站以《蘇聯讓人吃驚的五大軍用太空項目》為題,列舉了蘇聯時期5種典型太空軍事裝備,其中包括上世紀50年代研制的R-7洲際彈道導彈、上世紀60年代研制的“神風”反衛星衛星、上世紀70年代研制的米格-105“螺旋”空天飛機、上世紀70年代研制的“鑽石”偵察監視空間站和上世紀80年代研制的“極地”號戰斗空間站。這些太空項目反映了蘇聯在太空軍事技術領域曾經的輝煌。

  不僅如此,蘇聯/俄羅斯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太空軍事力量的國家之一。早在冷戰時期的20世紀50年代,蘇聯就建立了第一支航天部隊,隸屬於當時的戰略火箭軍。1964年,又在國土防空軍中成立了太空防御司令部,專門負責指揮太空和導彈防御作戰。1967年,正式組建了導彈-太空防御兵,用於及時發現敵國彈道導彈的發射,保護莫斯科免受導彈打擊,監視太空情況。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繼承了其大部分航天力量和80%以上的航天基礎設施,相應的太空軍事力量建設思想也延續下來。

  而俄羅斯所謂的“天軍”主要有兩類部隊組成:一是帶有進攻性質的軍事航天部隊,包括航天器發射部隊和戰略火箭兵部隊,主要負責各類軍用和民用衛星的發射、控制與維護,以及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二是帶有防御性質的導彈-太空防御部隊,由導彈預警系統、太空監視和防御系統,以及導彈防御系統組成,負責監控著太空8500個目標,保護本國重要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免遭敵方導彈突擊。

  影響俄羅斯太空軍事能力建設的兩大制約因素

  然而,在蘇聯解體后,受政治動蕩、經濟衰退等因素影響,俄羅斯的太空軍事能力建設一度舉步維艱。其中,最重要的制約因素是資金嚴重短缺和地緣環境惡化,這些影響至今也沒有完全消除。

  一方面,由於國內經濟極度困難,俄羅斯建國之初雖然繼承了蘇聯大部分太空系統,卻沒有足夠的財力和物力支撐維持它們。在蘇聯時期,軍事航天領域通常可以得到國防預算的25%,並享有一定的優先權,但后來的撥款卻抵不上原來的十分之一。這導致大量的航天項目被取消或推遲,尤其是許多軍用衛星系統已經超期服役,卻無法及時補充新衛星,致使它們難以發揮應有的功能。即使是在2001年6月1日俄羅斯成立航天兵之時,其所運行的衛星也僅為100顆左右,隻有當時美國航天司令部所轄衛星總數的一半。而且,其中80%已經超出了服役年限,窘境可見一斑。

  今年2月11日,俄羅斯《晨報》網站發表的題為《俄空天防御系統失去“天眼”》的報道稱,由於俄羅斯最后兩顆“眼睛-1”衛星在今年年初停止工作,而替代它們的“凍原”衛星由於技術准備不足,發射時間推遲至今年6月,使得俄羅斯目前應對彈道導彈襲擊的預警系統隻剩下地面系統。

  經費的長期短缺還導致俄羅斯航天關鍵技術水平不斷下降,其集中體現就是近些年俄羅斯航天事故頻發。早在2012年8月,針對俄衛星發射屢次失敗的狀況,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提出警告,俄羅斯由於居高不下的太空發射失敗率將可能輸掉太空競賽。今年5月,俄羅斯又先后發生派往空間站的無人貨運飛船失控墜毀和“質子-M”火箭發射國外衛星失敗兩起嚴重的航天事故,使得這一問題更加凸顯。

  另一方面,俄羅斯建國之初面臨著蘇聯解體時遺留下來的地緣環境惡化的問題。由於一夜之間,位於阿塞拜疆、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的一些原來的骨干雷達站被劃到了國外,其完整的地面早期導彈預警體系遭到嚴重破壞,當時的俄羅斯西部方向幾乎成了不設防的空白之地。直到2006年俄羅斯在列寧格勒州部署了新型的“沃羅涅日-DM”導彈預警雷達后,終於填補上俄羅斯導彈防御體系存在了7年之久的防御空白。2008年,俄羅斯航天部隊司令波波夫金上將才正式宣布俄航天部隊將放棄境外的所有雷達站,以在國內建立統一的雷達網絡取而代之。

  應對新威脅重建太空軍事大國

  然而,即使面臨諸多困難,俄羅斯也從來沒有放棄過恢復太空軍事大國的雄心。尤其是近年來面對美國與北約咄咄逼人的空天威脅,俄羅斯重建太空軍事大國的步伐不斷加快,主要體現在強化太空軍事力量建設和全面提升太空偵攻防能力上。

  構建具有俄軍特色的太空軍事力量體系是俄羅斯強化太空軍事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基石。2011年,俄羅斯在原來航天部隊的基礎上成立了空天防御部隊,主要用於保障俄羅斯太空安全和空防安全,目的是建立統一的國家空天防御系統。從2011年12月1日起空天防御部隊指揮所開始擔負戰斗值班任務,部署在俄羅斯全境和獨聯體一些成員國境內的空天防御部隊每天有超過3000名官兵擔負戰備值勤。

  2014年12月13日,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兼國防部第一副部長格拉西莫夫表示,2015年俄羅斯將組建新的軍種——航空航天軍。新軍種的組建將通過合並現有的空軍和空天防御部隊的方式來實現。對此,普京在國防部擴大會議上強調,部署航空航天部隊有助於統一調動航空、太空導彈防御和防空資源,從而極大提升保衛俄羅斯領空和臨近空間的水平。據稱,該部隊將裝備空天偵察預警系統、空天對地打擊系統、統一指揮系統和全面保障系統。這無疑是俄羅斯太空軍事力量建設的又一次變革。

  全面提升以偵攻防為主的太空軍事運用能力則是俄羅斯恢復太空軍事大國的著眼點。在太空偵察領域,俄羅斯空天防御部隊發言人阿列克謝·佐洛圖欣於今年1月表示,太空監控系統將成為俄羅斯空天防御部隊在2015年優先發展的領域之一,以提高對近地空間情況的信息處理能力。據介紹,俄羅斯正在莫斯科州、加裡寧格勒州、阿爾泰邊疆區和濱海邊疆區建設新的太空無線電監測系統。至2018年,俄羅斯境內將部署超過10處激光光學和新一代太空無線電監測系統。

  在太空進攻領域,俄羅斯將逐步用“亞爾斯”洲際導彈替代“白楊-M”洲際導彈。“亞爾斯”導彈的射程可達1.1萬公裡,足以覆蓋美國全境,可攜帶6枚∼10枚當量為15萬噸∼30萬噸的分導式核彈頭。特別是該型導彈既可以在發射井固定發射,也可以公路或鐵路的形式機動發射,能夠突破當前任何彈道導彈防御系統,可以在任何條件下進行有效反擊。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亞爾斯”洲際導彈和“白楊-M”洲際導彈將是俄羅斯陸上核打擊力量的中堅。

  在太空防御領域,俄羅斯正在全面建設多層空天防御體系。今年5月,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以《俄羅斯的反導和對空防御將是世界上最好的》為題刊文指出,鑒於美國正在加緊研發和裝備全新的空天打擊兵器,俄羅斯被迫加快換裝先進的防空和反導防御裝備,並加速構建多層空天防御體系。其中,包括將在東歐、外高加索、中亞和遠東等戰略方向部署數十部“沃羅涅日-DM”和“伏爾加”導彈預警雷達,以重新建立起完整的地面早期預警網。更重要的是,將為空天防御部隊全面換裝C-400“凱旋”防空導彈系統,以及加緊研制C-500防空導彈系統,以大幅提升反導攔截能力。

  雖然,俄羅斯當前在太空軍事能力建設上仍然面臨很多困難,但是其數十年的雄厚技術積累、諸多的發展經驗和教訓,以及鮮明的俄羅斯特色,都為其重返太空軍事大國舞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王鵬 作者單位:空軍工程大學)

分享到:
(責編:婁楊宣(實習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